中山黄圃镇创新实施“悬药灭蚊法”,已完成1000处投放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李鑫 王云 实习生 郭思烨 通讯员 高丽琳 发布:2025-08-05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颗粒药物装入药品袋,再轻手轻脚地将袋子悬挂在窨井盖上,系好棉绳,捆扎牢靠。8月5日上午,黄圃镇有关工作人员冒雨开展“悬药灭蚊”工作。据悉,该方法已在黄圃镇16个村(社区)推广,自创新推出以来,已完成1000处投放,预计总共投放17000个悬挂药包。

工作人员在蓝天金地花园小区处投放灭蚊药。记者 王云 摄

受天气影响,8月5日至6日,中山有中到大雨。5日上午,黄圃镇文明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安排悬挂药包投放。据文明社区宣传委员梁锦华介绍,自8月4日下午起,辖区已投放400个药袋,8月5日当天将分6组共计60人再完成500个悬挂药包投放。

“我们社区以住宅区为主,有1.2万居民。此前已连续清理积水、下水道2个多星期,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结合防疫药物投放,目前居民防疫意识显著增强,普遍自觉倒置盆罐、清理积水。”梁锦华补充介绍道。

“受雨势影响,我们此前投放的药物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黄圃镇城市建设和管理局职员冼汉明介绍道。作为基孔肯雅热重点防范镇,黄圃镇此前已开展一系列消杀工作,包括铺撒生石灰、投放倍硫磷、清扫积水等,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随着雨水天气频繁,原有的消杀工作亟须升级。“于是,我们将每5克倍硫磷颗粒放入一个袋中,再绑在雨水箅子上,这样能使药效更持久。”冼汉明一边介绍,一边指向街道上的排水公共设施。

记者观察到,在道路积水较多时,雨水箅子内水位较高且变化频繁,不利于消杀药物持续发挥作用。而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传播的,虫卵在积水中孵化,因此积水区域需采取更有效的防范措施。

“从昨天至今,我们已完成1000处药包投放,预计在建成区投放6500个,16个村居各自安排投放,总计17000个悬挂药包。”黄圃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