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傍晚,中山市南头镇升平社区碧桂园招商大名府的门岗片,一台“大声公”正循环播放着:“各位街坊,清积水、防蚊虫,健康家园靠大家!”入口处的便民桌上,两支蓝色瓶装的驱蚊液格外醒目,陆续归家的居民们自觉取用喷洒。

“十八般武艺”筑牢小区防线
走进小区大堂,悬挂的灭蚊灯闪烁着幽蓝的光芒,每部电梯内都飘着绣有“平安”字样的驱蚊香囊。刚采购完的李阿姨指着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同款设备说:“以前最怕车库蚊子多,现在物管不仅装了灯,连下水道口都安了防蚊纱窗,社区书记都夸他们‘帮大忙’!”

记者跟随物管巡查发现,从天台蓄水池到绿化带花盆底托,每个积水点都贴着“已清理”标签。物业负责人介绍,除每日两次消杀外,小区还建立了“居民报、物业清”的快速响应机制,近期已处理居民上报的积水点27处。更贴心的是,他们联合社区在每栋楼设置了“防蚊物资领取点”,驱蚊液、蚊香片随用随取。
在锦绣东方小区,由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和大学生组成的“红色攻坚队”正用长梯攀上顶楼天台。“这里的积水缸是‘重灾区’!”队长阿强戴着橡胶手套,将满满一盆雨水倒入下水道。队员们分工协作,清理废弃花盆、疏通排水沟。
升平社区党支部书记梁结宜告诉记者,全镇已建立“镇-社区-物业-居民”四级联动机制,仅他们社区就已累计发动党员干部4138人次,清理卫生死角70处、积水313处。他们还通过“错峰巡查”和“回头看”制度,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我们会在清晨6点突击检查,因为那是蚊子产卵的高峰期。”她笑着说。
掀起全民“防蚊灭蚊风暴”
“原来积水3天就能孵出蚊子!”在社区科普活动现场,居民王女士惊叹道。连日来,南头镇通过“敲门行动”发放宣传资料近10万份,在每个小区设置流动宣传点,用“移动大喇叭”巡回播放防控知识。数据显示,行动开展以来,居民主动清理家庭积水的比例大幅提高。

在小区宣传栏前,退休医生张大爷正给邻居讲解防蚊要点:“两个月以下婴儿不能用避蚊胺,3岁以下慎用柠檬桉叶油。”这些知识来自南头镇卫健部门编制的《防蚊灭蚊手册》,已发放到每户居民手中。专业消杀团队则采用“空间喷雾+滞留喷洒”组合拳,对河涌、电箱等重点区域进行精准灭杀。数据显示,全镇蚊虫密度大幅下降,布雷图指数从高位回落至安全范围。
从碧桂园小区的“防蚊神器”到全镇的“红色攻坚队”,从物业的贴心服务到居民的主动参与,南头镇正用“绣花功夫”织就一张严密的防控网。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