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红社⑤ | 黄圃镇:党建结对助力百年腊味持续飘香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李颖奇 发布:2025-10-24

黄圃镇兆丰村是黄圃腊味企业的核心集聚区之一,集聚全镇近三分之一的腊味企业。不少村民都在腊味厂务工,时常带着一身腊味的香气回家。“我们和兆丰村结对,不只是党建引领下的良性互动,更是产业振兴与乡村发展的同频共振。”中山市黄圃食品腊味商会(下称“腊味商会”)党支部书记陶柳华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这场“双向奔赴”的起点,2024年3月,中山市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与黄圃镇兆丰村党总支部正式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双方聚焦腊味产业提质增效与村企融合发展,从食品安全、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民生治理等多个维度推进合作,让“香山红社”项目成为实在的“兴业桥”。近期,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被确认为2024年“香山红社”党建示范点。

服务下沉,守牢产业发展生命线

工作日的一天下午,兆丰村腊味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机器声渐渐歇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是淡淡的咸香。只见工作人员戴着手套,把刚生产好的腊肠、腊肉整齐装好、贴上标签,朝着几百米外的腊味商会送去。这些样品,将通过商会集中统一送往检测机构。

腊味样品集中送检是“香山红社”项目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的关键一环。受访者供图

这样热闹的送检场景,每月都会出现两次。这是腊味商会党支部服务企业的常态,也是“香山红社”项目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的关键一环。“以前是企业自己送检测,又跑又等,特别麻烦。”中山市黄圃镇新港肉类制品厂黎剑华说,“现在家门口就能交样了,还能享受检测的团体价,省时又省心。”

“食品安全是腊味产业的生命线。”陶柳华说,他们和兆丰村党总支部约定好,每个月到“送检日”,村里都会派代表来帮忙收集样品,一起把好质量关。截至今年9月,集中送检的样品已近万批次。其中,“送检服务”平台累计为兆丰村企业送检近2000批次,节省检测费用约30万元。

同样让企业暖心的还有员工健康体检服务。每到体检日期,商会党支部会提前和兆丰村党总支部对接,把体检点设到腊味商会所在的黄圃镇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里,解决腊味企业员工路途奔波、排队等候等问题,提升员工归属感的同时,也保障行业健康水平。

结对共建还让腊味技艺有了传承,也让产业人才渐渐多了起来。据悉,腊味商会党支部和兆丰村党总支部一起成立“职称申报党员指导组”,组员分片跑企业,帮员工讲解流程、整理申报材料。目前,已有198名从业人员拿到了初、中级职称,还有1人评上了副高职称。同时,腊味商会党支部还积极与市内高等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产业人才,并组织多场电商和安全生产培训,乡村工匠队伍越来越壮大,给腊味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党建牵线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您好,这些蚊香是灭蚊用的,请每天早晚点上,共同防范蚊媒传染病。”今年8月,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向兆丰村捐赠100箱清凉饮料和500盒蚊香,并派出志愿者与兆丰村党员一同深入村中,把防蚊物资送到有需要的家庭手中,碰到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还会多叮嘱几句注意事项,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捐赠防暑防蚊物资,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受访者供图

据悉,在市镇两级党建部门的指导下,“香山红社”项目推进一年多,这样的互动成了常态。双方先后发动了兆丰村企业捐款近60万元,还动员村内1000名企业员工参与到“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行动、绿美中山、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中,让企业与社区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商协会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最明显的是腊味企业二代的变化,在腊味商会的带动下,他们都很积极参与兆丰村志愿活动。”兆丰村党委委员卢俊峰说,村里腊味企业占了二三成,不少30岁左右的企业二代慢慢接过父辈的班,经常参与活动,给困难群众送米送油,跟着整治房前屋后的环境,在活动中增进对村的情感联结与认同,也促进了企业对基层治理的理解与配合,为产业传承与企村关系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乡振兴的实践中,双方的合作同样紧密。一年多来,在商会党支部、兆丰村党总支推动下,今荣、得福、粤兴盛、品盛等企业的“工改”厂房陆续投产。累计投入近4亿元的新厂区里,标准化制作车间、恒温冷库等设施拔地而起,更新引进智能化加工生产线,让传统工艺融合现代技术。

他们还以“党建+产业转型”为抓手,构建起“研、供、产、销”一体化的腊味生产体系,成为产业转型的实践基地。据悉,“工改”项目带动1000多名本地村民入职腊味企业,企业党员带头开展“师徒结对”培训,让村民快速掌握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

陶柳华介绍,依托“香山红社”项目,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还带领腊味企业亮相“黄圃腊味非遗美食文化旅游周”,面向超10万人次的游客和40个旅游团展现传统腊味制作技艺与非遗魅力,擦亮了黄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两张名片。

为“产业高地、名镇黄圃”注入红色动能

近年来,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先后获评中山市“五好”模范党支部、2024年度“香山红社”党建示范点,其“腊味红”党建品牌入选全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典型案例。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党支部与兆丰村结对共建“香山红社”项目后,围绕食品安全、人才培育、民生帮扶、产业转型和文化推广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黄圃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香山红社”项目是中山市新兴领域党建引领促振兴的生动实践,有效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乡村治理效能,既让百年腊味产业有了新活力,也让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接下来,黄圃镇会继续推广“香山红社”结对模式,推动更多社会组织与村(社区)牵手,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服务乡村的融合,进一步凝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的强大合力,为建设“产业高地、名镇黄圃”注入更强劲的红色动能。


编辑 徐钧钻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6.6倍!25分钟!中山北站改扩建最新消息
原创 25105人浏览   2025-10-22
今年前9月,中山灯具出口额达119.5亿元
非原创 20937人浏览   2025-10-22
20个重点项目签约!第33届古镇灯博会开幕
原创 20935人浏览   2025-10-22
市属媒体火炬片区新闻联络处成立
原创 19181人浏览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