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赛区全力冲刺全国特奥会场馆建设,11月底完成场馆布置丨残特奥会 为爱启航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闫莹莹 通讯员 姚秀娴 发布:2025-11-27

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残特奥会”)即将于12月8日至15日在粤港澳三地举行之际,作为重要赛区之一的中山,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各项筹备工作。中山通过对无障碍设施的优化升级和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改造,切实提升场馆的包容性与便捷性,确保赛事环境的完善与规范。其中,特奥轮滑和特奥举重两个项目的场馆改造与布置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一个个充满人文关怀与专业标准的竞赛舞台正悄然成型,静待运动员们的到来。

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体育馆将迎来特奥举重项目的角逐。记者 文波 摄

高标准规划
彰显赛事专业品质

据了解,全国特奥日定于每年7月20日,其设立旨在推动特奥运动发展,为智力障碍人士提供增强体能、开发智能、提高社交能力的平台。特奥运动不仅是一项特殊的体育事业,更是一项造福于智障人士的社会福利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即将到来的残特奥会,正是对这一理念的集中展示和深度践行。

中山市残疾人联合会作为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山赛区执委会主要成员单位,从2024年起,秉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积极协调场馆和信息化改造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和市政数局,以“以旧立旧”的改造原则,精心推进每一个场馆建设。

中山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将承办本届残特奥会的轮滑比赛。特奥轮滑是一项集技巧、力量与策略于一体的刺激运动,对场地要求极为严格。据轮滑项目场馆负责人罗迎介绍,场馆改造的核心紧紧围绕“无障碍”和“专业性”两大关键词。“我们全面梳理了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三大出入口的通行需求,针对性增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无障碍坡道及配套扶手,确保轮椅使用者能够安全、便捷地进出场馆,彻底消除通行障碍。”罗迎表示,一座合格的残特奥竞赛场馆,不仅是赛事顺利举办的硬件保障,更是传递对运动员尊重与关怀的重要载体。

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内,一群孩子正在进行轮滑训练。记者 文波 摄

在竞赛场地本身,改造团队将原有地板全部升级为专业轮滑比赛专用木地板。“这种地板在防滑性、弹性以及耐磨度上都达到了残特奥赛事的最高标准,能最大程度保障运动员的竞赛安全,让他们在赛场上可以毫无顾虑地发挥竞技水平。”罗迎表示,根据轮滑项目规则,标准比赛场地为周长100米的椭圆形,需配备特定围板、垫子及标志物,这些细节在改造中都得到了严格落实。

与此同时,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体育馆将迎来特奥举重项目的角逐。举重项目自1983年进入特奥运动会,要求运动员在深蹲、卧推、提铃等项目上展现力量与技术。该体育馆作为2023年新建成的场馆,基础条件良好,但为满足残特奥会的高标准,同样进行了针对性的升级。场馆改造项目负责人邓汝优指出:“我们重点对运动员、观众出入口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增加了无障碍坡道及栏杆扶手,并对功能用房进行了翻新改造。”

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体育馆将迎来特奥举重项目的角逐,工作人员正在布置比赛场地。记者 文波 摄

“永临结合”与智慧赋能
实现务实高效筹备

在筹备过程中,中山赛区创新性地运用“永临结合”理念,兼顾赛事需求与长期效益,力求务实高效。

“对于部分赛事结束后使用需求可能降低的设施,我们采用了临时租赁的方式。”邓汝优解释道,“比如部分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以及LED显示屏,这样既满足了赛事需求,又避免了赛后资源闲置和浪费。”据悉,在火炬一中体育馆的改造中,其土建修缮及租赁总造价约25万元,火炬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的相关造价约为140万元,实现了实用与经济的平衡。这种灵活务实的做法,既有效控制了建设成本,缓解了财政压力,也体现了节俭办赛的原则。

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体育馆内,工作人员在进行赛前布置。记者 文波 摄

信息化建设是保障赛事高效、规范运行的“智慧大脑”。因此,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体育馆的信息化升级是重中之重。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将现有的监控机房升级改造为符合竞赛标准的网络设备机房,秉持节约原则,该场馆部分系统如网络安全防御系统、LED大屏及显示系统采用了租赁模式。“这些系统技术更新快,租赁既能保证赛事期间使用最新技术设备,又避免了后期维护成本。”邓汝优介绍。至于场馆新建的标准时钟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以及机房改造,则为赛事的计时计分、信息发布、安全监控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体育馆的信息化建设亦遵循相同路径,将现有多媒体控制室升级为网络设备机房,租赁部分系统,新建必要系统。这套“租赁+新建”的组合拳,确保了技术保障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目标得以实现。

氛围营造与细节打磨
传递特奥人文温度

在特奥比赛中,赛事氛围的营造和人性化细节的打磨,是传递特奥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关键。

特奥中山赛区项目运营副总监曹骏杰介绍了第三方团队负责的场馆布置工作:“中山赛区的特奥项目,包括田径、滚球、举重和轮滑,都由我们团队统一布置。目前,轮滑和举重场馆的布置进度已达90%,另外两个场馆也已进驻施工,预计12月前能全部交付。”

火炬开发区国际会展中心2号馆运动员休息区。记者 文波 摄

布置工作远不止于悬挂标语和背景板。曹骏杰详细说明:“我们进行了多次现场勘察和整体空间设计,按照裁判长要求,对赛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氛围营造。这包括高空的飘旗、地面的指引系统、无障碍标识、观众席围栏装饰、各功能区域,如休息区、等候区的明确标识等。”这些细致入微的布置,旨在为运动员、裁判、观众营造一个既符合竞赛规范,又充满支持与鼓励的赛场环境,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便捷、尊重与温暖。

从今年5月底通过省执委会场馆和信息化部验收,到如今氛围布置工作接近尾声,中山赛区的两个特奥项目场馆已初具雏形,蓄势待发。这里,不仅有达到最高赛事标准的专业场地,有无处不在的无障碍细节,有稳定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更有充满鼓励与关怀的赛场氛围。

统筹/徐钧钻 闫莹莹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苏小红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