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纪念中学的3名优秀高三毕业生、3名优秀老师“组团”到中山日报社接受记者采访,带来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大家快一起来“围观”,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学生篇】
常铭宪:要重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视频拍摄/制作 记者易承乐
今年高考中历史大类考生常铭宪介绍,他最大的学习“秘诀”是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不放过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问,这些疑问,有可能是来自课堂里的知识点,也可能是生活中的现象,包括社会热点问题等,都可以去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

对于解决问题,他认为,应该要学会独立思考,积极联想和调动已有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他举例介绍,比如地理学科中的气候现象,如近期广东多地遭遇了暴雨,而中原地区却遭遇了高温与干旱,就要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可以积极地思考高温与干旱,会对夏粮的收割和秋粮的播种带来哪些困难,思考国家会采取哪些措施去积极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的福祉。”他认为,可积极地将已学的地理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连接,提出自己的思考,并多方求证。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常铭宪说,同时要善于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并学会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索问题中暴露出的短板,以及获得的启示。
刘淼淼:笔记需要不断“进阶”
刘淼淼是今年高考中历史大类的考生,说话有条不紊、声音甜美的她介绍,自己最亮点的学习方法,是做一些有价值的笔记。

“我会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笔记。”她介绍,她喜欢把笔记记在书上,如在初学时,为了跟上老师讲课的速度,笔记做得稍微简练一些,在复习的时候,笔记就做得更加详细,并进行查缺补漏。
“等到复习冲刺的时候,就拿个本子进行提纯,提炼要点,做在考前1-2个小时能够看完的精华版笔记。”她介绍,总而言之,要做真的会去看、去记、去背的笔记,能帮自己将知识内化的笔记,才是有价值的。
刘淼淼热爱广泛阅读。“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各种类型的书籍,我都会看。”她说,阅读塑造了她的三观,让自己对未来更加充满希望,在感到迷茫的时候,获得更多力量感。
她向学弟学妹们建议道,高中三年里要努力学习,这样就不会给人生留下太大的遗憾。
冯陈泓:做好“错题本”很重要
今年高考中物理大类考生冯陈泓,擅长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他觉得,对他而言最有作用的学习方法,是做错题本。

首先是收集有价值的错题,同类型的错题,不用积累太多,但是要通过活页本,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放一起。“我做错题本的时候,先把题干抄下来,再将过程完整、规范地写一遍,并找出背后的思维逻辑、易错的点,再用不同颜色的笔,将关键思路、要点提炼出来。”冯陈泓说,这样可以让思维变得更清晰。
“高中三年的学习,我有很多收获,学校的校训是‘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让我们有很深的家国情怀,我希望以后我参与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国家和人类,为人类的幸福去奋斗。”他说,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和培养。
对于学弟学妹,他最想和大家说的,是要给自己立下一个“踮起脚尖”就能够达到的目标。“立下目标之后,激励自己不断奋进,无论经历什么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要坚定地不断前进。”
【老师篇】
家长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
视频拍摄/制作 记者易承乐
对于高中的学习,高三10班班主任、英语老师罗文斌建议,同学们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步伐。
“非常优秀的同学,上课时候的眼睛,都是盯着老师的,认真听讲,不会走神。”罗文斌说,第二点,在作业方面,同学们可在老师统一布置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规划和安排。
他表示,如果当同学无法判断哪些作业对自己有用的时候,一定要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他建议同学们,每天的问题要每天解决,不留缺口。
高三1班历史强基班班主任、数学老师潘鑫介绍,建议同学们要积累各学科的基础知识,重视教材典例习题的探究,重视解题思路的积累。
“很多高考试题的背景,来源于教材里阅读与思考的材料,以及典型例题和课后拓展习题,同学们可以不断拓展学科的思维逻辑,关注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融会贯通。”潘鑫表示,同学们可以先熟悉常规习题,平时训练自己辨析试题的能力,重视方法的总结。
“第二是可关注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知识框架,在答题中,可以问题分析为起点,分析解题的思路,书写的时候敢于尝试,大胆书写,按步骤得分。”她介绍,第三是重视归纳方法技巧和典型错题,提升学科思维能力。
“比如说按照高中三年的学习规划,在学科不同阶段知识难度系数的基础上,在高一、高二总结课堂笔记、错题笔记。”她表示,等到了高三的时候,随着知识难度系数的提升,以及自我的知识挖掘,同学们对这些笔记和错题进行更深的理解和归纳,逐层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方法技巧和典型错题分析方法。

高三2班历史类强基班班主任、英语老师李智镁认为,家长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多元发展,为孩子营造分享爱、相互交流的空间很重要。
“作为父母,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要让家庭有分享爱和相互交流的空间。高中的学习比较紧张,当孩子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家长要多陪伴,走进孩子的内心,可以多跟孩子聊轻松愉快、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她介绍,在了解孩子的需求后,可给予指导和建议,也可寻求老师的帮助。
李智镁认为,不管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除了学习,还要关注学生在品德、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可以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培养孩子乐于助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品质,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与选科相关的实地研学活动,增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李智镁表示,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适当参加一些学科、艺术或体育类的社团或比赛,“总的来说,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的机会十分重要”。
编辑 王帆 二审 黄启艳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