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得精致
人老了,当是什么样子?
以前央视有个经典老年人节目《夕阳红》,一曲“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有多少情爱化作一片夕阳红”,唱得荡气回肠,壮美优雅。人老了,当如大海夕照,高原落日,有余光有大韵,而徐徐然也。

(注:图文无关)
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不管你情愿或不情愿,总会如期而至。
怎么才算老呢?
过了六十,放下工作,离开岗位,退休了,大概率可以光荣归入老年人行列了。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而后耄耋,总之,七老八十,或挂九冲百,到那时,多是皓首银须,颤颤巍巍,须扶杖拄拐而行了。孔夫子,只说到七十,对此之后,却不提,也罢,古人能过七十者,应是不多,而今人多轻松过此关隘,退休之后越活越精彩的,如今随处可见,完胜了多少代先辈前人。
怎么过老年生活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这是要做一杆老枪。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奇思诡谲,也是豪气干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不过他这种意气有点假,毕竟是年纪轻轻的人看远在天边的老年生活。一辈子奋斗到老,一以贯之,此一种也。好则好矣,却有些逆生活和生理规律强为之意,有跟自己青春叫板的嫌疑,又何必呢,毕竟老年多有心力不济、英雄气短之时,岁月终究不饶人啊。
老,还是得宜拿之来“养”,不然何谓之养老呢。社会本来就是新老交替、接棒冲刺的接力赛,“传帮带”就是那根接力棒,如果中间掉棒,那就容易发生社会断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是饱经风霜之余的烂漫,是阅历世情之后的静美,孝敬老人、赡养扶助是后生晚辈该尽的家庭义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是国人传承千年好传统,不仅教人孝敬自己的长辈,同时要像孝敬自己长辈那样去敬爱他人的长辈,多好。尊老爱老,天下融融,和乐一家,如此社会,当是一桩了不起的美景和美事。
老年人也得自己懂保养,调理好生活,不妨趁身体健康之时,种花养草,含饴弄孙,遍赏美景,浅尝美食,饮茶会友,读书看报,漫步人生。
老有什么不好呢,该忘的都忘了,不该忘的也忘了,脑子又重新回到一张白纸状态,“返老还童”了,要不得的是那种“倚老卖老”,年纪不大但“老气横秋”的未老先衰。谁说晚年必定是一路暗下去的凄凉夕照呢,也许是一场金光灼灼的诗意晚霞啊,一样可以活得有意趣,老得漂亮而精致。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和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写手”栏内的作品可报名参加当期季度赛,获奖者分别给予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奖金;当月阅读量排名前10的给予100元/篇(作者有多篇阅读量排名入前10的,只取其一);主编每月推荐5篇给予100元/篇奖励。〗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廖立新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