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机构如何应对防蚊灭蚊的难点工作?市疾控专家支招→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实习生 岑可滢 发布:2025-08-0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托育机构是婴幼儿高度聚集场所,应如何有效开展防蚊灭蚊工作?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卫生死角?蚊虫的孳生地该如何处置?孩子在出现什么症状时,需马上就医?

8月7日,对于相关问题,记者走访了中山市的托育机构,了解相关机构的做法,并采访市疾控中心专家,为全市托育机构相关防疫工作的开展,解剖相关难点,提供详细指导和建议。

视频:刘万杰

为防蚊灭蚊
托育园增设多种措施

8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东区街道的暖宝堡托育园内,该园内环境整洁,为了防蚊,各个活动室、走廊等均安装了纱窗,一岁以内孩子的睡室安装了蚊帐。同时,该托育园内可见灭蚊灯、电蚊拍等灭蚊工具。

暖宝堡托育园的窗户都安装了纱窗防蚊。 记者 缪晓剑 摄

“近来,在防蚊灭蚊的措施上,我们托育园在以往的基础上,加密了消杀频次,特别加强了对公共区域、户外绿化和下水道的消杀工作。”该托育园园长郑俊雅介绍,每天会清理室内室外积水,并做好园所环境消杀计划,在下午儿童离园后,在户外区域喷洒灭蚊剂等。

另外,该托育园在室内通风时,只开有纱窗的窗户,避免蚊虫进入。

“我们还特别加强日常晨(午)检工作,关注宝宝是否有被蚊虫叮咬的痕迹,是否有异常皮疹情况、体温是否正常等。”郑俊雅表示,在每日晨检时,育婴师会给儿童喷上儿童专用防蚊水,运用游戏化的形式引导孩子配合;在取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在孩子后背或衣物上贴防蚊贴等。

据悉,目前,该托育园将防蚊灭蚊措施纳入日常管理,并开展全员技能培训,所有员工实行“专人负责,专人操作,专人巡查”的策略。

暖宝堡托育园工作人员在对园内的绿化带进行蚊虫消杀。 记者 缪晓剑 摄

在向家长科普和宣传防蚊知识方面,该托育园通过家园沟通APP,向家长传达防蚊信息,在家长微信群转发有关灭蚊视频等,并在园内张贴防蚊宣传单张,在晨检时传达晨检要求等。“在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后,托育园内的蚊子确实明显变少了。”郑俊雅表示。

婴幼儿出现相关症状
需及时就诊

在走访了托幼机构的相关情况后,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托育机构是婴幼儿高度聚集场所,面临哪些蚊媒传染病风险?

对此,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毛云霞介绍,托育机构的特点是婴幼儿活动范围集中,同时,婴幼儿代谢快、体温较高,夏季皮肤暴露多,出汗多,易招蚊虫,且婴幼儿无法自主驱蚊,被叮咬概率高。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毛云霞。记者 缪晓剑 摄

婴幼儿面临着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西尼罗河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蚊媒传染病感染的风险。最常见的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

目前,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期间,孩子出现什么症状时,需引起托育机构工作人员和家长的警惕,需及时带孩子就诊?

毛云霞表示,婴幼儿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头痛、肌肉疼痛、眼痛和(或)结膜充血、呕吐、嗜睡、抽搐等症状时,须及时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家长应主动告知医生近14天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配合开展相关检测。

这些点位
托育机构需着重注意

在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中,托育机构有哪些卫生死角容易被忽视?托育机构应如何排查和清理?

对此,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专家朱亚阳介绍,托育机构室内常见的白纹伊蚊孳生地,往往是活动室、保育老师办公室内的水养植物、花盆托盘积水,以及闲置的水养动物容器,如闲置乌龟盆、鱼缸等。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专家朱亚阳。记者 缪晓剑 摄

此外,托育机构用于清洁的拖桶、水桶等储水容器,如果其内的闲置积水超过一周,也可能会成为白纹伊蚊产卵的容器。

在托育机构的室外环境方面,有不同类型的白纹伊蚊孳生风险点,如孩子们使用的玩具、游乐设施等。

“部分玩具本身就具备积水的功能,比如由轮胎改造而成的玩具、玩具桶、玩具卡车等。破损的游乐设施,也可能成为潜在的积水点,比如各种塑料、玻璃纤维制成的滑梯、爬梯等。”朱亚阳表示。此外,托育机构的室外盆景、角落的闲置容器、假山等,也是常见的白纹伊蚊孳生地。

“还需要关注的就是地面的沙井、排水井和地漏,一旦有积水潴留的情况,可能孳生白纹伊蚊幼虫。”朱亚阳提醒,一个区域内可能出现积水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况,托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排查积水风险时,需非常细心。

多种方式可处置蚊虫孳生地

朱亚阳提醒,托育机构发现积水时,首选将容器中的积水倾倒在露天的干燥地面上,水分蒸发后幼蚊很快就会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倒完积水之后,应当对容器内壁和水养植物的根系进行充分冲洗,冲刷掉粘附在上面的虫卵和幼虫。”他表示,对于没法清除的储水容器,可以使用对容器加盖的物理方法阻止白纹伊蚊进去产卵。

另外,在水池、水井、大型水养盆景等位点,可以采取养鱼的办法进行生物防制。

对于沙井等地点的积水,托育机构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灭幼颗粒剂,按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剂型投放,从而有效抑制蚊虫孳生。

开展消杀、植被修剪时
务必关好门窗

如果托幼机构发现成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防蚊、灭蚊?

朱亚阳介绍,白纹伊蚊的成蚊,通常被认为具有外嗜、外栖的生活习性。外嗜性是指它们通常更喜欢在户外环境觅食,外栖性则是指它们偏好在户外环境栖息。

防蚊贴可以让蚊子远离小朋友。 记者 缪晓剑 摄

“因此,托育机构院落内的绿植,尤其是大型或大面积绿植的附近,往往是白纹伊蚊活动的根据地。”但朱亚阳也提到,白纹伊蚊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在室外环境发生变化,如出现台风、暴雨、大面积消杀、植被大量清除等情况时,它们也会选择躲进室内、地下管道等相对荫凉场所。

朱亚阳提醒,因此,托育机构可以定期对室外的绿植区域开展成蚊消杀,并适当修剪植被,降低外环境的成蚊密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消杀工作和植被修剪时务必关好门窗。

另外,儿童们在户外活动时,可以涂抹一些比较温和的蚊虫驱避剂,减少被蚊虫叮咬的风险。托育机构还可以配备一些诱蚊灯、电蚊拍等装备,这些将有助于主动诱杀室内的蚊虫。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