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修缮一新的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将正式开街。9月28日上午,伴随着紧张的清洁收尾工作进行,记者走访全新的步行街,一睹百年骑楼街的新模样。

百年骑楼街
交织出新活力
孙文西路步行街全长497米,由东往西,起于中山百货,止于中天广场,东接孙文中路,西连兴中广场。
中山百货作为整条街上建筑体量较大的建筑之一,因其房顶采用西式球状装饰,远远便可辨认,已成为悦来路方向一眼可见的地标建筑。
由中山百货往西漫行,目之所及,满是色彩明快、连绵不断的骑楼建筑,组成一条风情万种的骑楼街。作为中国人最早认识的保险公司,先施公司建筑是步行街上体量较大的建筑,门牌上方和屋顶上修缮重写的“亚洲”大字,尽显放眼全球的气魄。思豪大酒店楼高四层,在整条街上极为显眼,正面已修复为灰色纸筋灰立面,侧面仍保留青砖原貌。附近的孙奇珍茶楼“复活”于一栋方方正正的骑楼建筑中,将在今年国庆开门迎客。

最先在从善坊活化老宅创办的南成行餐厅入驻孙文西步行街,浓烈的南洋风格建筑,最是吸睛。首层红木门窗,二层橙色外墙配合白色宝瓶栏杆,色彩分明。二楼天台已装饰为户外“粤曲小调”空间,烘托满满的虚位以待气氛。
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楼上空间已闲置多年,如今随门面一起被整体活化,也为整条街业态繁荣提供更多的立体空间。
正常营业的服装、饮品、首饰等现代商业业态,以及新引入的甜品、小食、文创等店铺,配合各自的业态特征,都玩起了“复古”风。绿色的玻璃格推拉门,木质或鎏金门头轻松融入整条街。

为游客夏日遮阳雨天避雨的走廊,也埋下了设计“彩蛋”。游客一抬头,便可发现美轮美奂的灯影花。这种从前的电灯底座,如今已无实用功能,提取过来装饰走廊天花却别有风情。大庙下牌坊广场更用1160块瓷砖组成一个大型灯影花,势必成为未来一个热门打卡点。
497米街道,208栋建筑,从前被历史的尘烟掩盖黯淡无光,如今用科技手段重现昨日的荣光。新颜与旧貌,在这里相遇,交织出一条百年老街的新活力。
修旧如旧
全是细节功夫
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程去年3月动工,到今年开街重点路段基本完工,用时一年半。而在很多地方,这样的老街整体修缮需要耗时数年。过程艰辛,可见一斑。
孙文西路步行街上有多栋文物及历史建筑,大多超过100年的历史,并历经多次用途轮转,修缮涉及的传统工艺相当复杂。
“首先要一层层揭开建筑的‘面纱’,找到它最初的模样。”历史建筑修缮方中山岐通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景尚龙解释,还原的过程需要用到干冰剥离的科技手段,小心控制压力,将之前附着在建筑物表面的抹灰、砂浆、腻子、油漆等一层层剥开,直至找到原始层,然后才能启动修缮。

木作、漆作同样考验技术。修缮秉持“修旧如旧、修旧如初”的原则,原材料能用的就原样恢复,损毁严重无法使用的便需要照原样新作。为此,修缮方不但要寻找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还需要找到老房子用的旧材料。景尚龙印象深刻的是,思豪大酒店的木楼梯扶手,原件造型精美,但老化严重,他们花费许多力气在民间收集同类材料,再邀请传统手艺人进行修复,效果非常好。
灯影花、石灰天花、建筑门头字体,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或历史遗存价值。修缮同样按照这种“笨办法”进行,邀请传统匠人画工进行1:1等比例还原,有的还要找到大量的老照片比对,力求高度还原。

“修旧如旧,全是细节功夫。”景尚龙总结。
内外兼修
公共配套全面升级
“这个下面是容量达到576立方米的消防水池。”在西山寺脚下,香山古城保护活化中心主任田湘攸指着香山剧场前广场表示,旧街以前没有消防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新修的消防水池能够保障整条街的消防用水。
事实上,孙文西路步行街活化前迫切需要改善基础设施陈旧、公共设施缺乏的问题。活化工程涉及多项市政项目,包括消防补充、水电管网提升、雨污分流、路面翻新等。

“以前受制于水电质量不高,步行街业态只能局限在简单的零售上,现在电容量扩大,餐饮等多种业态都可以进驻了。”项目施工方保利长大公司负责人江胜文介绍,在步行街不封闭施工的条件下,作业中的安全压力格外大。因此,全体工作人员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按时高效完成了施工作业。
从前拥挤的街道,在这次修缮过程中还设计出了多个公共广场、内街小品,为游客漫行创造了空间。
随着由内而外蜕变的全面完成,百年孙文西路老街已具备重新出发的强劲动力。
编辑 张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