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沉寂”多年,中山利高广场将于国庆假期开盘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李红 王蔚然 发布:2025-09-2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9月26日清晨,中山岐江河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尽,利高广场便已静静矗立在河岸线旁。远远望去,灰白色的外立面与流淌的江水相映成趣,玻璃幕墙折射出细碎微光,恰似从岐江河的肌理里自然生长而出,沉默却自有分量。

利高广场矗立在岐江河西岸。记者 余兆宇 摄

但走进广场内部,却是另一番鲜活景象——不时驶入的轿车,顺着指引线缓缓驶入地下车库,尾灯划出细碎的光痕;会议室里,工作人员穿着挺括的制服,反复演练接待流程,声音低微却坚定有力;样板间内,保洁阿姨做着最后的清洁,空气中没有喧嚣,只有一种“等待绽放”的郑重。再过几日,待国庆假期开启,这座总建筑面积超36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将迎来属于它的“焕新时刻”。

从一块承载集体记忆的土地,到历经曲折的建设之路,再到如今即将开启的销售序幕,利高广场的十年,恰是中山这座城市发展历程中,一段关于坚守、等待与希望的缩影。

 沉寂:
时光里的“黄金宝地”

“当年我在中山工作,一到周末就会骑着单车来到这里,那时,这里是中山最热闹的地方。”站在利高广场,项目负责人、中山市澳利高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陶天权的话语里满是深情。对他而言,利高广场不止是一块商业用地,更是一段藏着他与中山羁绊的深刻记忆。

在他的讲述里,富华道曾是中山当之无愧的“繁华名片”,有富华酒店的霓虹,有孙文西路步行街的热闹,还有新华书店的书香、中山百货的琳琅。“那时候过岐江桥还要等开合,要是错过了时间,就在步行街逛到天黑。”

陶天权向记者讲述利高广场与中山结缘的故事。记者 余兆宇 摄

正是这份记忆,让2007年的那场土地拍卖显得格外瞩目。当时,利高广场项目以4.44亿元的价格拿下这块地,成为当年中山的“地王”。即便后来有人开出7亿元的高价想要收购转卖,项目背后的澳门股东们依旧坚定拒绝。

“老板说,我们不是来‘炒地’的,是要建真正的实业,要对得起这片土地。”陶天权说,项目背后的核心人物冯志强,是澳门文根建筑置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对利高广场项目的开发中,始终坚持“三个对得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业主、对得起公司名声,盼着能把利高广场做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百年品牌。

事实上,不只是陶天权,在许多老中山人眼里,利高广场所在的位置本就是“黄金宝地”:它紧邻岐江,连接香山古城,是富华道的核心节点,更是中山“珠江口西岸黄金三角”地理优势的直观体现。“过去这里是商业中心,未来也会是城市封面。”陶天权记得,项目刚拿地时,中山日报就以头版报道记录下这一时刻,而如今,当无人机航拍掠过岐江摩天轮,这座44层的超高层城市综合体总能清晰入镜,成为西区新的视觉焦点。

 蛰伏:
从“摸着石头过河”
到“政企携手破局”

“外界传我们‘烂尾’,其实我们一直在建,只是太难了。”谈及十年“沉寂”,陶天权坦言,最大的挑战来自“水土不服”与意外冲击。作为澳门企业首次进入内地投资房地产,团队对内地的审批流程、建设标准几乎一无所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在澳门建楼和内地完全是两码事。”陶天权举例,光是超高层审批就让团队犯了难。利高广场44层、超140米的高度,是当时中山首个超高层住宅项目,按照规定需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7名专家专项论证,从抗震标准到消防架空,每一项要求都远超普通项目。而就在项目即将进入装修阶段时,新冠疫情突袭,负责装修的施工单位总部在武汉,人员、材料运输全面停滞,这一停就是近三年。

“手续不清,坚决不卖。”这是澳门股东们坚守的原则。即便疫情期间资金压力陡增,他们也拒绝“先售再补手续”的做法。“我们宁愿少赚点,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陶天权说,这种“稳打稳扎”的作风,让项目比常规楼盘多走了数倍流程——从2015年封顶,到主体结构验收、排水验收、规划验收,再到档案备案,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标准推进,仅单项验收就耗时数年。

利高广场共44层,高度超140米。记者 余兆宇 摄

关键时刻,西区街道的“店小二”服务成为破局关键。“这是富华道的龙头项目,我们也希望它早日落成。”据西区街道城建局副局长邓明兰介绍,为了推动利高广场焕新,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带队专程赴澳门,登门拜访企业高层,面对面沟通,既倾听企业的实际困难,也详细介绍西区“百千万工程”的整体布局、马山片区的未来规划以及“一河两岸”的发展蓝图,用诚意和远见,坚定企业在中山长期发展的信心。

此外,从2021年起,西区街道还专门组建工作专班,派专员驻场指导,从材料整理到现场整改,全程“手把手”协助。“他们对政策不熟悉,我们就主动解读;审批流程复杂,我们就协调市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辟‘绿色通道’,早上交材料,下午就批下来。”邓明兰记得,项目确权阶段,专班人员连续一周加班到深夜,帮企业梳理几十份文件;面对有关政策标准变动,他们多次对接省、市部门,确保项目符合最新标准。“外资+超高层,加上项目完工近十年,这几个标签让项目难度翻倍,但政企一心,就没有跨不过的坎。”如今,随着确权流程进入尾声,利高广场终于迎来“开门”的时刻。

 重启:
融入中山发展新格局

“10月1日我们将开放样板间,计划先推第5栋住宅,均价1.3万元/㎡,户型面积从90.37㎡至147.10㎡不等,共42层、160套单位。”陶天权告诉记者,项目早在几年前就完成了基本装修,业主只需添置软装即可入住。

楼盘样板房。记者 余兆宇 摄

除了住宅外,这座城市综合体还有更长远的规划。据介绍,项目还包含一栋25层的独立酒店(内设325间客房)、一至三层的商业群楼,以及一座独立商业中心;地下车库配备1000多个公共车位。“酒店和商业中心目前也在对接品牌方,预计后续也将逐步开放运营。”陶天权说。

对西区而言,利高广场的焕新,是片区发展的“强心剂”。邓明兰表示,项目地处富华道核心,连接香山古城与岐江新城,未来不仅能提升西区的商业服务能级,还能带动周边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我们希望它能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和岐江河边的活动联动,共同做旺西区经济。”

采访结束时,陶天权说,他在中山待了近20年,早已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大湾区的机遇就在眼前,我对中山充满信心。”他坚信,利高广场的焕新,不仅是一个项目的“重生”,更是中山西区融入大湾区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座城市与时光对话的温情。

统筹/黄启艳


编辑  张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文化和旅游部国庆、中秋假期出游提示
原创 21781人浏览   2025-09-26
原创 21731人浏览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