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暖阳像是一层薄纱,将孙文西路步行街的青石板路晒得暖融融的。沿街的骑楼店铺里,有人弯腰整理新到的货品,有人低头核对开业清单,偶尔传来的交谈声与纸箱拆封声,让这条沉寂许久的百年老街,正一点点从时光里苏醒……
9月28日,备受期待的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经过精心修缮后即将焕新归来,记者一早便来到现场,看这条承载着无数中山人和海外华侨华人记忆和乡愁的百年老街,如何在新与旧的交会处,续写它温暖而鲜活的城市故事。

12年坚守
骑楼里长出“殿堂级”潮店
在中山安踏区域经理罗秀秀的记忆里,2014年刚到孙文西路步行街时,安踏还是四家挤在骑楼里的小店,每间也就百来平方米,顾客摩肩擦踵。而如今,崭新的安踏Palace店即将开门纳客,她的心里满是雀跃与期许。
“中山安踏可以说是和老街共同成长起来的。”据她介绍,2018年,安踏将四家零散的小店整合为一家大店,成了当时步行街上颇具规模的运动品牌店,后来步行街启动升级改造时,公司内的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并做了个“大胆创新”——跟着老街一起升级,而且要做成安踏的灯塔“Palace店”(中文称“殿堂级门店”)。
“这可不是普通的装修,是安踏零售战略里的高端店型,全省目前仅有十余家,其中,中山珠海片区就这一家。”罗秀秀表示,从今年7月开始,店铺足足装修了4个月,投入两百多万元。总共2层楼的店面,单层面积达1026平方米,比之前的四家店加起来还要宽敞。
如今的店铺里,一楼以男装为主,陈列着安踏旗下最齐全的货品,明星款、发售款都优先放在这里;二楼划分出女装和童装区域,崭新的货架上正陆续摆满新款服饰。“安踏作为国民企业,将坚持为中山的消费者提供更具质价比的产品,同时,全新的店面形象,空间和陈列装置,又能让大家多停留一会儿,感受老骑楼里的时尚感。”罗秀秀说,后续会配合街道,争取更多资源投放,如明星发售、运动球赛等,让街道与品牌更加吸引游客和消费者,“总部特别重视,也盼着老街开街后,这家‘标杆店’能更热闹。”

罗秀秀的这份底气,藏在街区改造带来的“硬支撑”里。据中山市石岐街道香山古城保护活化中心主任田湘攸介绍,这次改造,团队严格遵循着“修旧如旧”“修旧如初”的原则,不仅引入现代技术,采用水刷石、干冰剥离等技术还原历史肌理,保留修复鎏金木雕等珍贵历史元素,还植入了完整的消防体系,“硬件跟上了,商户才敢放心升级。”田湘攸表示,除了建筑安全,从前市政设施的滞后也困住了街区的活力,“那时候街上多是批零兼营的小店,卖鞋、售袜、挑包,业态单一得像本泛黄的旧账本。”如今市政设施完善了,餐饮、住宿、文创、潮玩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业态,才有了“扎根”的土壤,“靠市场的自然调控,街区的业态才能真正活起来、优起来。”
业态焕新
南洋风与咖啡香里的乡愁
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记者发现,除了服装、运动品牌这些熟悉的“老面孔”,鼻尖还会忽然飘来两股特别的味道——一股是娘惹菜的酸甜,一股是咖啡的焦香,像是从时光深处飘来的乡愁,轻轻勾着人的脚步不愿挪开。
伸手推开南成行的木门,会发出一声轻响,像是在跟客人打招呼。走进店里,风扇缓缓转动,墙上挂着的老照片、玻璃柜里的南洋旧物件,让人恍惚间跌进了马来西亚街边的老茶餐室。老板赵崇斌是祖籍福建的马来西亚华人,祖辈父辈在槟城经营“南成茶室”,一晃已是大半世纪,而他自己,也在中山深耕餐饮管理多年,对这一行有着超乎寻常的热忱与执念。

他说,这家南成行是他在中山开的第三家店,也是他最上心的一家,他想把这里做成像博物馆一样的餐厅,让每位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能了解娘惹文化。他还说,希望通过这家餐厅,搭起两地文化和美食的桥梁,让两地交往更加密切。
在离南成行不远的地方,香山咖啡的店里正飘着浓郁的咖啡香。老板老吴是土生土长的石岐人,家就住在步行街后面的巷子里,是这条街与白水井一带“蝶变”最好的见证者。
以前,他总骑着一辆二八单杠自行车走街串巷卖咖啡,车后座载着保温桶,叮铃铃穿过步行街时,街上冷冷清清的,咖啡香没等飘远就散了。那时候白水井的网红店虽多,可街道窄,烟火气总差了点意思。直到“百千万工程”推进、香山古城活化项目启动,一切才慢慢变了样——步行街的骑楼修好了,成了大湾区“中山——深圳 30 分钟生活圈”里的热门打卡地,白水井也改了面貌,烟火气越燃越旺。

2023年6月,老吴结束了走街串巷的日子,在白水井开了第一家咖啡店;2024年国庆前,他又在步行街香山古城游客中心开了第二家。“去年进驻的时候,步行街才改造了一部分,里面还没动工。但我信政府的决心,就想赌一把,现在看来,我赌对了。”
当然,改造期间也有“难熬的时候”,灰尘大、客人进不来,生意难免受影响。“但熬过来就好了,现在看到街上这么热闹,比我当初想的还要好。”老吴说着,给客人端上一杯刚冲好的咖啡,阳光透过骑楼的窗棂,落在咖啡杯里,漾起一圈暖光。

当南洋的椰香与咖啡的焦香在骑楼间交织,这条街的焕新并非偶然。据步行街运营方中山投控下属香山古城公司介绍,孙文西路的物业中,公有物业占比约三四成,他们通过打造大体量重点物业,引入高品质文商旅业态,一点点提升街区的整体品质与形象。
如今,思豪大酒店复刻旧日模样,成了藏着时光故事的特色民宿;金城饭店换上侨乡主题的新装,成了能住下乡愁的民宿;石岐米酒工坊里,能看见中山特有酒坊的旧时场景;中山非遗传承馆里,摆着满是本土风情的非遗文创……“我们还特意提炼了年轻化业态,比如在金城饭店里融入中山沉香文化,孙奇珍茶楼里加了脱口秀、小剧场,石岐米酒工坊里还引入了年轻人喜欢的精酿啤酒。”香山古城公司招商负责人说,老骑楼里的新故事,还在慢慢续写。
编辑 廖薇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