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10时,市实验小学的下课铃声刚落,同学们便从教室鱼贯而出。原本安静的操场瞬间沸腾,跳绳、追逐的笑声此起彼伏。这时,戴着眼镜、身着粉色长裙的班主任吴敏玲,正步履匆匆地走向操场,笑着与班上的孩子交流。这是吴敏玲日常工作中温暖的一幕。
扎根教坛二十载,吴敏玲诠释着“成长引路人”的教育初心。她既是严慈相济的师长,也是陪孩子一起玩的伙伴,总能在细微处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光芒,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

“严慈相济”的班主任
2002年,吴敏玲从师范专业毕业后便踏入市实验小学,接过了班主任的职责。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已完整陪伴三届学生走过小学时光。“我天天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心态也跟着年轻了不少。”说起这份工作,她脸上总漾着温柔的笑意。
班主任的工作,远比科任老师更为繁杂细碎。除了承担语文、班会、道德与法治、体能训练、健康教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班级里教室卫生、组织学生阅读、每个孩子的出勤情况与精神状态、及时小矛盾的调解等这些琐碎的的日常生活事务也全由吴敏玲负责管理。
在学生心里,吴敏玲有着严慈相济的两幅面孔。有学生曾在作文里或者卡片上这样评价吴敏玲:“老师像‘大家长’,批评时很严厉,递纸巾时又很温柔”。
提起“严”,吴敏玲的声音微微拔高:“低年级时,我会一遍遍教孩子上课要抬头看黑板,记笔记要抓住重点;到了高年级,盯着孩子纠正坏习惯,比如作业不能马虎,做事要踏实。至于安全方面,我总在班会课上反复强调过马路要左右看,保护自己最重要,生怕孩子们记不住。”

话语转至生活里,她又变得温柔起来。母亲节时,她会带着女生编花、学跳温柔的舞蹈,教她们给妈妈说“我爱你”;父亲节时,她会和男生一起设计小卡片,让孩子们写下想对爸爸说的话;儿童节那天,她更是会提前准备好小礼物,和孩子们一起唱歌、做游戏,操场上满是她和孩子们的笑声。
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对吴敏玲来说,学生的成绩从来不是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星星,有的亮在成绩上,有的亮在画画上,有的亮在热心肠上,我要做的就是找到他们的光,让他们自己发光。”

她记得,曾有个男生痴迷刀枪类小玩具,外出旅游总会买回家积攒,一次竟把成套刀枪带到学校,还组织同学在课间、放学后一起玩。发现问题后,她没有批评,反而笑着打趣:“你知道吗?你今天可是成了‘校园焦点’,都快上‘校园新闻’啦。”随后顺势引导,鼓励男生办一场刀枪专题介绍会,让他把刀枪的种类、使用范围分享给同学。这场特别的分享会后,男生不仅意识到带刀枪进校园的不妥,再也没带过这类玩具,还主动当起班级安全小卫士,协助管理课间安全。“这孩子后来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成了优秀人才!”说起学生的成长,吴敏玲满脸骄傲。
还有个性格敏感、自卑的学生,吴敏玲发现她总在课上偷偷画画,看到她的作品后,便让她负责班级板报。当她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把板报画得色彩鲜艳、充满童趣,赢得全班同学的掌声时,她第一次主动抬起头,露出了腼腆的笑容。从那以后,这个女生变得越来越自信,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绘画比赛。
“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总想着要把每个孩子都教得一样好,盯着纪律、盯着成绩,生怕哪个孩子掉队。”采访快结束时,笑着补充道,“现在我明白了,教育不是把孩子磨成一样的样子,而是陪着他们找到自己的样子,在小事里找到自己的优点,在大事前敢站出来担当,知道自己独一无二的,这才是我作为班主任,最想做到的事。”
编辑 袁婵 二审 陈彦 三审 江泽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