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中山防疫群像:他们的“举手之劳”,我们的守望相助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蔚然 江慎诺 李红 见习生 周昊 发布:2025-07-29

清晨的南头镇,阳光尚未完全驱散暑气,街巷间已开始流动起不同的身影。他们或俯身调整快递车头的防疫广播设备,或步履匆匆挨家挨户叩响门窗,或挥汗如雨清理着卫生死角……

平时,睦邻友好;急时,八方相助。随着中山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这场硬战的展开,一个个平凡人用他们口中的“举手之劳”成就了一场场抗击“共同敌人”的守望相助。当流动的疫情被互助的人们共同“盯住”,它也就再难流窜。

快递小哥周嘉标:我也想出一份力

7月29日,韵达快递南头分公司内,天花板上的风扇嗡嗡作响。周嘉标熟练地调试着红色扩音器,清晰的播报声随即传出:“清积水 灭成蚊 保清洁 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普通话和粤语方言来回交替,与公司门口鲜红的防疫标语交相呼应。

北帝社区片区韵达快递员周嘉标的新身份——防疫宣传的“流动哨兵”。记者 易承乐 摄

作为负责北帝社区片区的韵达快递员,这些天周嘉标有了一个新身份——防疫宣传的“流动哨兵”。清晨7点,他会准时起床,洗漱、抵达公司、分拣货物。十点半左右出发派件前,还会细心地为座驾装上扩音器,并带上一叠簇新的红色防疫传单。等这些工作全部准备就绪,他轻盈地跨上快递车,转身融入清晨的光影与人潮。

上午10时35分,快递车的车轮碾过北帝涌边的石板,树上鸟儿欢快歌唱,周嘉标一手拿着包裹,一手抽出宣传单张,递给签收的陈阿婆:“阿婆,这是您的快递。还有这张防蚊宣传单张,记得看哦!”

“知道啦!”陈阿婆笑着回应,“最近晚上到点就点蚊香,门口的积水也清了。”旁边,骑车买菜的黄女士恰好路过,听到车上的喇叭声,她笑着感慨:“这法子好啊,声音跟到家门口似的,真系入脑又入心!”

临近中午,阳光愈发刺眼。周嘉标的快递车继续前行,车头的喇叭循环播放着防疫提示。路上迎面走来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红与黄的身影在小巷中交相辉映。扩音器里那熟悉的声音——“清积水 灭成蚊 保清洁……”也随之流淌开去,如同车轮留下的防疫印记。

“听着喇叭声响,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周嘉标说,面对这场全民参与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歼灭战,他恰似有了使命一般,想在工作的同时顺便也出一份力。“等完成上午的派送,我就会拆下扩音器,留给晚班的同事。以此往复,两天时间,我们就能完成一轮覆盖全镇的宣传。”

南头镇大学生刘宇锋:“00后”深入科普宣讲一线

“奶奶您好,打扰了,我们是来宣传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的社区志愿者,进门检查一下您家是否有积水和蚊子,可以吗?”志愿队员们到达南头镇将军社区一处住宅小区时,发现低楼层住户已经在门口安装了防蚊纱帘。7月29日下午,骤雨将至,雷声隆隆。南头镇8名返乡大学生组成志愿队伍,为居民宣讲防蚊科普知识。

“奶奶,水养植物要每天换一次水,尽量往里添加一些沙土和防蚊药物,防止虫卵滋生。”在二楼一住户家中,领队的南头镇大学生志愿者刘宇锋注意到柜上有一株水养植物,马上俯身打开手电筒向水中照射,缓缓转动着花瓶,多角度观察植物根须和水体情况。“我们用强光照射看水里面有没有活动的虫卵或者蚊虫。”他向住户介绍检测目的。此行,志愿队伍还承担了统计含幼虫积水数和户数的任务,收集数据用于后续计算反映蚊子分布情况的布雷图指数。

今年暑假,刘宇锋从大学所在的河北保定返回家乡南头镇,加入2025“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在南头镇团委实习。不久,基孔肯雅热就来势汹汹,南头镇成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像刘宇锋这样的一群“00后”大学生,积极加入中山防蚊灭蚊工作,成为与居民面对面的青春力量。“不觉得辛苦,对我们年轻人来说,算是举手之劳,能为家乡做点事情也很有成就感。”谈起高温下的连续工作,刘宇锋语调轻松。

黄圃镇大学生张乐遥:自己先学懂再给居民讲清楚

“阿姨您好,这是防控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宣传资料,还有一盘蚊香送给您。最近天气炎热,又经常下雨,记得及时清理家中积水,晚上6点左右可以点燃蚊香驱蚊。”7月29日上午10时许,在闷热天气下,身穿荧光黄志愿者马甲的张乐遥正耐心地向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她额头上沁出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却顾不上擦拭,转身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

黄圃镇大学生张乐遥(右)和疫情防控突击队的队员深入社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记者 缪晓剑 摄

这位19岁的姑娘是广州应用科技学院的准大二学生。今年暑假,她通过黄圃镇“雏鹰归巢”计划,成为镇团委的一名实习生。在完成日常团务工作之余,她还积极参与“山小青”“河小青”等志愿服务。当得知黄圃镇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需要更多志愿者“入镇下村”开展宣传工作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决定,觉得这既是服务家乡的好机会,也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谈及这个选择,张乐遥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张乐遥提前做足了功课。前一晚,她专门在网上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基孔肯雅热的症状表现、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只有自己先学懂弄通,才能给群众讲明白,帮助他们提升防疫意识。”她认真地说。当天是张乐遥第一次参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行动,她清晨7点10分就起床准备,8点左右到达三社社区领取蚊香、倡议书等物资,随后开始了忙碌的入户宣传工作。

“我不觉得有多辛苦,就是很平常的志愿工作,能尽一份自己的力就很有成就感。”张乐瑶在大一入学时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表示,自己目前正在用行动不断向党组织靠近。7月30日,她还将继续跟随黄圃镇大学生疫情防控突击队深入社区、村居,继续开展防控宣传工作。

每一位普通人为防疫网络打上“安全扣”

一场由蚊媒传播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成为7月下旬以来中山人“共同的敌人”。疫情的流动特性和蚊媒可能孳生的环境涉及面广,让“上下一心、群防群控”成为最有效的防控路径,让积极参与其中的个人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

7月29日,黄圃疫情防控突击队的队员们深入社区,派发蚊香、清理积水,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记者 缪晓剑 摄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有院落的住户,检查自家庭院里是否有积水、杂物堆积;每一位居民,在可能受到蚊虫侵袭时主动点起蚊香、挂起蚊帐、装上纱窗;每一栋建筑的周边,负责人做好房前屋后的卫生;当有发烧、关节痛等症状时,主动就医,方便快速治疗和收集流调信息……每个人,都成为中山严密的疫情防控网中不可或缺的捆绑绳,所有人组成最结实的安全共同体。而一个个挺身而出志愿做宣导、做卫生的平凡人,让政策号召变成实际行动,让科普宣传遍地开花,他们为这道防控网打下最让人放心的“安全扣”。

【统筹】李红

编辑  何淼  二审  朱晖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开展储备土地环境清理与蚊虫消杀
原创 16787人浏览   2025-07-29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GDP增长3.4%
15339人浏览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