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南头镇出妙招 :派泥鳅“上岗”灭蚊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柯颂 发布:2025-07-30

7月30日上午,一阵急雨匆匆掠过中山市南头镇。滘心社区的菜农李叔蹲在自家菜地边,望着刚被雨水填满的小水塘,不禁直叹气。这口半米见方的积水塘,是他平日里储水浇菜的“小水库”。可此刻,水面上正漂浮着细密的蚊卵,让他想起村里反复强调要积极防控基孔肯雅热的提醒。

“别愁,这就给你请‘帮手’!”话音刚落,南头镇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扛着塑料桶走了过来。桶里哗啦作响,数百尾手指长的泥鳅在水里欢快地蹦跳着。没等李叔反应过来,工作人员已蹲在塘边,将鱼苗缓缓倒入积水中。小泥鳅一入水,便灵活地穿梭起来,啄食着水面的蚊卵和孑孓,激起一圈圈涟漪。

工作人员将泥鳅苗投入积水中。 记者 柯颂 摄

“这些小家伙可比农药管用!”工作人员擦着汗笑道,“它们专吃蚊子幼虫,还不用担心会污染菜地,真可谓一举两得。”李叔看着水里“忙碌”的泥鳅,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刚才还在想,这水总不能天天抽,下药又怕伤了菜。现在好了,这些小鱼苗就是‘灭蚊尖兵’啊!”他赶紧掏出手机拍了段视频,发到村民群里:“大家都来看看,农业部门给咱送‘帮手’了,可得看好了,浇水时瞧见了,得及时放回水里!”

在不远处的穗西社区,类似的场景正在同步上演。在一百多亩的田地间,数十处长期积水的低洼地、储水塘边,都有工作人员投放鱼苗的身影。田埂上的湿泥沾着鞋,踩上去咯吱作响,可没人在意——大家的目光都追随着水里的鱼苗,仿佛是在目送一批“防疫战士”上岗。

“倒积水、清淤泥是灭蚊的根本,但田地间的储水塘、低洼地,要完全排干水并不现实,毕竟农户浇地离不开水。”南头镇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刚指着一处刚投完鱼苗的水塘解释道,“下药灭蚊?不行,那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影响农作物。我们琢磨着,农民老辈人常说‘养鱼防蚊’,这不就是现成的土智慧吗?”

陈刚说,这次先试投了数百尾鱼苗。“你看这水塘,以前三天不清理,蚊子就能成团。现在放了泥鳅,水里的孑孓肉眼可见地少了。”他蹲下身,用树枝轻轻拨开水面,几条小鱼苗受惊般窜开,“但这还远远不够,全镇需要‘布防’的积水点还有不少。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采购鱼苗,扩大投放范围。”

更重要的是“全民参战”。陈刚站在田埂上,对着聚拢来的农户喊话:“村里的排水沟、闲置水池,只要有积水,都能放几条小鱼苗。不用多,三五尾就能起作用。发现有鱼苗的,帮着照看照看,这可是咱自己的防疫大事!”

菜地田埂上,工作人员的身影仍在移动,农户们的笑声混着水声传来。在这场与蚊虫的较量中,政府的科学施策与民间的积极响应,正像那些入水的鱼苗,在南头镇的田畴间,织起一张细密而温暖的防疫网。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开展储备土地环境清理与蚊虫消杀
原创 17732人浏览   2025-07-29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GDP增长3.4%
16208人浏览   2025-07-29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2030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