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佾生‖850年,广济桥蝶变(南国/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1-14

数风流时代,还看今朝
——为广济桥建桥850周年而作   
             

2020年10月12日,注定将被载入史册的光辉时刻!这天,广济桥再次成为天下人关注的焦点。

潮州广济桥,潮州人俗称湘子桥,集拱桥、梁桥、廊桥、浮桥的特点于一身,是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杰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这是一座建了三百多年的古桥。

广济桥由南宋潮州府太守曾汪于乾道七年(1171年)始创。曾汪以八十六只船架设浮桥,中流砌一长宽均为五丈的石墩,把浮船固定,始名为“康济桥”。

此后历代广济桥经多次兴废,其间有几次规模较大的重修。

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太守丁允元修缮浮桥,于西岸增筑四个石墩,连原有的四个,共八个石墩,墩上架木为梁,桥上再建华丽的桥屋,命名为丁侯桥(也称丁公桥)。

明宣德十五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全面加固了二十三个桥墩,墩上架梁,木石间用,梁上铺厚板,板上再铺砖,并用灰勾缝以防火。西岸为十墩九洞,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中流连结二十四只木船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亭屋间再建造了十二座楼阁,始更名为广济桥。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始建至此,历时359年。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济桥,铸二只鉎牛分置于东西两桥,意为“镇桥御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韩江发洪水,东墩鉎牛坠入江中,故有“潮州湘桥好風流,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二只鉎牛一只溜”的民谣。

广济桥桥墩上楼台亭屋,样式各异,各具特色。明李龄《广济赋》曰“方文一楼,十丈一阁,华棁彤尞,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各式楼台,或轻逸俏丽,或雍容华贵,鳞次栉比,气势恢宏,美轮美奂,不仅对整座桥梁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而且为行人驻足休息,避雨赏景营造了绝佳环境。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所谓“一里长桥一里市”是广济桥的另一特色。

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桥,是古今中外桥梁史上孤版绝唱之杰作!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

潮州湘桥好风流!

历史,步入了新时代。广济桥,焕发了美丽蝶变的新风采。

1958年,人民政府对广济桥进行大修和改造:撤去中间梭船,建成双柱式(高椿承台)桥墩二座,铺设钢桥,把东西桥连通成一体,两端梁桥桥面宽扩为7米,两旁加设人行道,外设置花格栏杆及灯柱。改造后大桥可通汽车。

1977年再次扩建,中间钢桥两边外侧各加宽2米作人行道,杜绝该路段人车混行的危险,进一步保障行人安全。

2003年10月,潮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整修广济桥,把广济桥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恢复明代广济桥风貌。2007年6工程全面竣工。

八百多年古桥,华丽蝶变!

昔日一桥沟通东西,是粤东、兴梅乃至闽赣地区进入潮州府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市;如今,古桥被隐去交通价值,变成潮州古城的一处国家4A旅游景区,是古城的地标,是潮州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每天吸引了海内外成千上万游客。

2018年春节广济桥灯光秀开始表演之后,这里更成了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每逢节假日,景区车水马龙,桥上游人摩肩接踵,热翻了天!

“当当当”,这是潮州人对广济桥灯光秀的昵称。每天夜晚,灯光秀如期而至,缤纷的灯光随着音乐节奏不断变换不同颜色,千姿百态的亭台楼阁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烁隐现,跳跃舞动,似波澜起伏,象巨龙腾空,如天上的街市般辉煌魔幻。音乐节奏时紧时缓,灯光色彩或幽或明,或艳或炫,变幻无穷,浪漫迷人,扣人心弦……整座笔架山也被灯光点亮,图案创意是巨龙的形象,在灯光的衬托下,展现出蛟龙舞动腾跃的动感画面。几束高射灯柱冲天而起,光射斗牛,照亮南天,豪气直上干云霄!

“一江两岸三山屹,明灭楼台号昌黎,水呈乡愁丹青韵,和風伴月思无邪。”这是潮州古城夜景提升项目的设计理念。作为古城夜景的中心区、主题区,广济桥灯光秀是这一理念的最精彩、最形象的演绎。

八百多年古桥,只有到了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才能焕发出亘古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熔炉中浴火重生,走向辉煌!

“弥足珍贵,实属难得!”历经时代風雨洗礼的古桥,其建造与重构的漫长历史,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潮州人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其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堪称潮州建筑文化的杰作!总书记的评价一字千钧,是潮州人民、潮州文化的无尚荣光!

潮州湘桥好风流!

广济桥修复适逢其时。这是潮州古城修复活化和全市现代化建设的构成部分,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 随着滨江长廊,潮州韩江南北堤除险加固、美化绿化,滨江众多公园以及潮州韩江水利枢纽工程等城市建设项目的全面铺开和相继完工,三山环抱一水绕的潮州古城颜值空前提升,特别是广济桥景区,成了潮州最具灵气、也是最具人气的佳胜地。

今日之广济桥,与其说是历史的遗存,莫如说是时代的新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風,潮州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秉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借助新时代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对古桥进行重构与创新,在其传统的躯壳上赋予新时代的灵魂——八百五十年的古桥以全新的容貌屹立于时代的浪潮之巅!

潮州湘桥好风流!

韩江水利枢纽建成之后,彻底改变了韩江的水环境。以前,雨季江上浊浪汹涌;旱季河床干涸几近断流。现在,你站在岸上放眼望去,但见一江清泉静卧城下,万项碧波如一面巨镜把岸上青山、桥上琼楼玉宇、巍峨城楼城墙、江边摩天大厦……尽映江中。堤岸蜿蜒逶迤,各种花卉姹紫嫣红,缤纷靓丽,如锦带铺就,伸向天际。远处凤凰洲仿佛一艘绿意盎然的游艇随波荡漾。滨江长廊更是风景如画。特别是每逢木棉花盛开季节,高大挺拔的木棉花成片成带,顺江延伸,如火炬如朝霞,染红半边天;倩影倒映江中,营造出“半江瑟瑟半江红”的诗意美景。游客陶醉其间,流连忘返。

美丽的韩江,在新时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引领下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整治。2017年12月,韩江入选2017年度全国10条“最美家乡河”,是该年度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河流。

古语曰,水是财。是的,漫江清流,为这座城市凝聚了灵气,带来了财气。改革开放以来,潮州市委市政府带领潮州人民,以广济桥为中心,以韩江为纽带,一手抓古城修复活化,发展古城文化旅游;一手抓韩东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建设新潮州。

如今,在韩江潮州市区段,从1989年建成的韩江大桥算起,短短三十年间,韩江大桥、金山大桥、潮州大桥、如意大桥,一座座大桥飞架两岸,如彩虹舞动,如蛟龙腾空,勾画出一幅幅现代化建设的宏图……韩江竹竿山上游不远处,又一条崭新的大桥——凤凰大桥即将挺拔而起!

小小一座广济桥,全长仅518米,建设时间竟横跨三个世纪,经历三个朝代。在古代生产力技术落后的条件下,因其修造环境之艰难险阻,建筑工程量之宏大、工期之长久,人们相信,如此一项伟大的工程,非神力无以完成。所以伴随着大桥的建设,自然就产生了神话传说。相传唐韩愈治潮,为了沟通两岸,请来了他的侄孙韩湘子等八仙与潮州的广济和尚分东西斗法造桥,由于中途法力失效,致使中间一段未能连接,于是由广济和尚和何仙姑分别用禅杖和一朵莲花化作巨缆连结梭船,最终桥才得以建成。因韩湘子和广济和尚之功,所以桥得名湘子桥或广济桥。

而今,一座接着一座现代化的大桥雄跨韩江两岸,城市建设一日千里,时代飞速发展,却从来没有产生神仙的传说!因为人们坚信,创造奇迹的是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时代!

潮州湘桥好风流,因为它正好赶上这个风流的时代!

数风流时代,还看今朝!(注:图文无关)

(请勿微信投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文责自负。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新华社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59790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516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