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出动、网格员到户……中山大涌织密防蚊灭蚊网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杨健 实习生 岑可滢 发布:2025-08-08

“阿姨,这盆绿萝托盘积水3天就能孳生蚊子,我帮您倒掉水。”8月8日,大涌镇岚田社区第二网格小组第4次“扫楼”行动来到大岚中心街6号,党总支书记李锦欢带着党员志愿者逐户排查,向小区居民宣传防蚊灭蚊知识。自基孔肯雅热防控战打响以来,这样精细到户的场景,每天都在大涌镇的11个村(社区)上演。

志愿者逐户排查,向小区居民宣传防蚊灭蚊知识。 记者 文波 摄

连日来,大涌镇通过联防联控、健康监测、科学消杀等措施,筑牢防御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双屏障”。统计数据显示,7月29日以来,大涌镇已累计排查宣传超4.1万户,动员市镇村党员、群众7900余人次参与,共清理蚊媒孳生地1.5万余处,清除卫生黑点和死角440余处,处理易孳生蚊虫的生活垃圾约80吨。

科技赋能
精准清理无死角

8月8日上午10点左右,伴随着螺旋翼的嗡嗡声,一架搭载红外热成像与AI图像识别系统的工业无人机在大涌镇城乡建设服务中心前腾空而起,按照规定路线对一处闲置围蔽空地进行消杀作业。

此次行动由市卫生健康局大涌分局、大涌镇农业农村局联合中山市鹏兴联合社开展。

记者现场看到,无人机在高空巡查,精准锁定“隐形蚊患”,短短半个小时,无人机便完成了对这块约52亩闲置空地的全面消杀。

无人机按照规定路线对一处闲置围蔽空地进行消杀作业。 记者 文波 摄

市卫生健康局大涌分局局长何梓坚在一旁协调指导时表示:“原本需要三四十人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现在无人机不到30分钟完成,不但提高了灭蚊效率,还让治理更加精准。”

鹏兴联合社社长陈宜伟忙得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他感慨道:“靠人工排查和消杀,总会有死角,现在无人机一飞,省时省力又高效。”当前正值农忙季节,联合社腾出部分人手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展防疫消杀工作,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蚊媒消杀能力,大涌镇整合镇村专业消杀队、村(社区)第三方消杀队和消防员等多方力量,组建了44人的镇、村蚊媒消杀“平急两用”队伍。他们配备47台消杀器械,储备各类消杀药物750公斤,先后组织镇消防预备役官兵、镇村爱卫业务骨干及第三方消杀队开展蚊媒消杀技能培训,重点对疫点、学校、托幼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喷药灭蚊工作。

在南文社区南兴花园住宅小区,消杀队队员谭超手提喷雾机对准小区下水道、公共绿化、地下车库等开展覆盖式喷杀。“每天清晨和傍晚是蚊子出没高峰期,也是消杀蚊子的最佳时间,我们消杀队分组2人,每天要开展两轮消杀。”谭超告诉记者,消杀人员上岗前要统一接受药物浓度配比、喷药角度、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除集中消杀外,他们还配合入户宣传,引导小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防蚊灭蚊意识。

在南文社区南兴花园住宅小区,消杀队队员手提喷雾机对准小区下水道、公共绿化、地下车库等开展覆盖式喷杀。 记者 文波 摄

无人机与消杀队伍的协同作业,构建了一个立体的灭蚊网络。自7月28日以来,大涌镇已累计完成87万平方米的消杀面积。

创新网格管理
切断传播链

防范蚊媒传染病,不仅要行动,更要锚定靶点,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大涌镇创新网格管理机制,将全镇11个村(社区)细分为200多个责任网格,统筹配备村(社区)、驻村工作组干部、上级支援志愿者组成“三人小组”,通过“广泛宣传、及早发动、精准防控、重点排查”,进行风险圈精准管控。

市卫生健康局大涌分局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岚田社区为试点,通过微信小程序制作“入户登记表”。记者看到,网格小组工作人员开展入户管理登记、翻盘倒罐时,指尖“点一点”就能在小程序上实时录入每户的详细情况,包括用户名、地址、是否有水生植物托盘、蓄水桶、天台状况、纱窗安装和周边卫生死角等6个关键检查点。小程序后台迅速生成入户总台账,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网格小组成员按照“高中低”风险,对户实施分类施策,确保不漏一户。

市卫生健康局大涌分局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岚田社区为试点,通过微信小程序制作“入户登记表”。 记者 文波 摄

“阿叔,记得每天傍晚6点点蚊香,今天再给您派发一盒。”11点多,大涌镇岚田社区网格小组人员走村入户逐户调查走访,派发宣传单,并查看屋内是否存在积水,杜绝蚊虫孳生。

网格员入户排查,翻盆倒罐、清理积水。 记者 文波 摄

“我们社区共1200多户,被划分为6个网格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约200户。”岚田党总支书记李锦欢介绍道,每完成一户的走访,网格员都会及时在微信小程序更新信息。经过第一轮第二轮的全覆盖调查后,后面几轮的入户调查工作更有针对性,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

“8月1日起,我们每天还对11个村(社区)开展动态BI监测(伊蚊幼虫密度监测)工作。”市卫生健康局大涌分局局长何梓坚说道,目前已累计出动190多人次,入户5600多户次,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到各村(社区),指导科学防控。

一名老人在仔细阅读网格小组派发的防蚊灭蚊宣传单。 记者 文波 摄

这场全镇上下的“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行动,得到群众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岚田社区简西摄影室的谢小姐表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巡查宣传,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只有环境变好了,蚊子才会无处藏身。”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