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是无人也自香
——记2019届优秀毕业生梁春兰
梁春兰刚升入初中,立刻就被学习来了个“下马威”——生物考试不及格。
生活常和我们开玩笑,我们不能和生活开玩笑。梁春兰天生有股不服输的精神,她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果然,第二次考试,她的生物成绩立马就赶上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主任许娟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身上有很强的吃苦精神。她单纯而低调,勤奋而自律,能干而热心。许老师决定做一次家访,对这个孩子做一次深入了解。
梁春兰老家广西,父母都是农民。大约是为了女儿的上学,他们从老家背井离乡来到板芙。他们在板芙租种一块菜地,每日里起早贪黑,经营着自己的生活。春兰父亲说:“种菜收入不高,也是勉强度日。可种菜经常在家里,照顾孩子方便些。”
许老师发现菜地旁边仅有三间小铁皮房子,不仅居住条件很简陋,而且地方实在是太狭小了。许老师看了看春兰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盏台灯,似乎在无声地讲述着这个女孩日常的学习情形。
梁春兰母亲向许老师介绍,自己的女儿特别懂事,特别孝顺,也特别省心。平常孩子的学习,他们并不过问,孩子考试完了会和他们说说,但更多时间,比如周末和假期,孩子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或者大声读书,或者默默写作业。
梁春兰一直担任班里的班长。一般的选班长需要选锋利些的,那些熊孩子需要这样的班长方好驯服,因此这样的班长往往比较强势,在班里会大声吆喝那些不规矩者。梁春兰从不高声,但她在同学们面前相当有权威。她的成绩、她的品行、她的极端自律、她的顽强毅力,让那些虚度光阴者汗颜自责。这样温和而高效的管理在芙蓉学校是个奇迹,当然这也变相减轻了许老师肩上的担子。
许老师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梁春兰每天早上到校,都带着一个保温桶式的饭盒。后来经过调查,她才知道,每天早上,梁春兰都是自己早早起床,做完早餐后,抓紧时间吃,然后再做好午餐,用饭盒带到学校。而每天的晚餐,梁春兰都是雷打不动地吃一块面包就解决了。她在教室里,一边啃面包,一边摊开书来看,时不时喝几口开水。知道实情的许老师眼含泪花,她为这个年幼而坚强的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梁春兰的成绩一直稳居全级前列,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每次获奖,梁春兰都会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女儿激动地说:“我的学费不用你们操心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的家庭出俊才。
八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刮台风,不得已春兰父母只好租了房子。学校领导考虑这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破格为她提供了免费住宿。但是台风期一过,梁春兰还是搬回自己的陋居里去。她向许老师坦陈,学校熄灯早,而她还想多学点时间,在家里学习方便。还有,她的早午餐还要自己去准备呢。
作为班干部,尤其是班长,“独善其身”是最基本的标准了。梁春兰除了做好自己的事,她也在不遗余力“兼济班里”。班里哪个组最乱她就带哪个组,哪个学生最调皮她就和他坐同桌。她常常毫无保留的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真诚地向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甚至超越自己的同学祝贺鼓掌。“小梁老师”这一称呼,正是科任老师和同学们对她工作的认可,行为的赞美。
梁春兰的座右铭是这样写的:做一个有益他人,有益社会的人。这个外表清秀的女孩子,用自己的博大胸怀,用自己的美玉品行,给这个世界带来一抹亮色,给我们周围带来正能量。品德是根,成绩是花,而生命是叶。根深才能叶茂,芳香方可自雅。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宣扬、扶持的“芙蓉精神”吗?
三载寒暑,一朝花发。2019年中招,梁春兰毫无悬念越过了纪念中学分数线。可惜的是,因为户口问题,她最后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录取。但对于此,梁春兰并不在意,她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相信自己依然会拥有灿烂的明天。”
想起明人薛网的《兰花》诗: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你从芙蓉校园走过,带来一抹暖色。祝愿梁春兰同学前路宽阔,早成栋梁!
作者简介:吕海涛,72年生,本科学历,中学语文教师。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