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仕飞‖他的初恋在芷江(讲述/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1-27

芷江——沈从文爱情萌芽的地方

近日,芷江沈从文旧居陈列馆开馆,“天下芷江”“胜利芷江”等公众号均有报道。芷江籍老乡杨总提醒我方便时去看看,感谢!据我所知,芷江是沈从文爱情萌芽的地方,可这爱情还没长大,就无疾而终,这才促使沈从文走向更远的远方。

陈列馆的文字说明,沈从文1919-1922随母迁到芷江,时间达三年,我们理解芷江人希望大文豪沈从文长期居住芷江的心情,但这与事实不符。长期跟踪研究沈从文的湘西青年作家刘明,根据多方考证加上实地走访,写了一篇《纪念沈从文先生去世三十年:芷江行》的文章,认定沈从文到达芷江的时间是1921年1月,当年9月就离开芷江到了常德。也就是说,沈从文待在芷江的时间也就是短短的9个月。

虽然只有短短的9个月,并不影响沈从文情窦初开,义无反顾爱上一个人——马泽蕙。确实,沈从文的初恋就发生在芷江。

哪个男儿不钟情?哪个女子不怀春?一次邂逅,十八岁的沈从文认识了脸儿白白、身材高挑的马泽蕙,一见钟情有没有?还真有,一见就不可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沈从文竟死心塌地爱上了她。古有红叶题诗鸿雁传书,沈从文就靠马泽蕙的弟弟马泽准传递情诗,很难判断马泽蕙有没有动真心动真情,因为没听说有回信这回事。难道还真是单相思?

作为报答,沈从文源源不断借钱给马泽淮,马泽淮就源源不断将沈从文的情书搬运到姐姐马泽蕙的案头。马泽蕙到底怎样想?没有只言片语。沈从文是否剔头挑子一头热?不得而知。拿今天不厚道的眼光看,很难让人不怀疑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当马泽淮不再出现,当沈从文的情书再也送不出,沈从文竟然没辙,只好情断芷江,流浪远方去疗伤。这是一种肝断肠,这是一种透心凉。我猜想,沈从文离开芷江之际,绝不会有徐志摩《再别康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那般潇洒。

不能说年轻的沈从文就是个傻帽,他认认真真毫无保留地爱过,他确实受了伤。要成长为文学巨人,这种伤命中注定他一定得受。

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1928年1月,沈从文从北漂北平到东漂上海,在文学界已崭露头角。初来乍到,一开始“莫名其妙竟对房东女儿动了心”,终究不成。经徐志摩引荐,中国公学的校长胡适不拘一格用人才,于是沈从文到中国公学讲授国文。在这里,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他的学生张兆和,人家可没拿正眼看他。一天一封情书,死缠烂打,几年下来,到1932年,终于抱得美人归,不得不佩服沈从文对于爱情的执着。

从爱情走进婚姻的沈从文,本该消停。可一位颇有才华的女读者女作者高韵秀,像一只快乐的小鹿,硬是闯进了他的爱情王国,攻势太猛烈,沈从文竟然失守了。因为这,深深伤害了他的妻子张兆和,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1934年出现在《湘行散记》中的沈从文夫妇琴瑟酬和,已成绝唱,此后再难寻觅。

沈从文的爱情故事,用铁的事实证明;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座山。同样证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时间,请你读一读《沈从文文集》,湘西的人文山水,是那么纯那么美,那里面,藏着沈从文自己。欣赏沈从文敢于爱,敢于表达爱。虽然,爱情世界里,你在成为王子的同时,也成为了奴隶。谁又能例外?!

沈从文是文学上的一座高峰,他的文化影响力非同一般。全国各地他的旧居故居也有好几处,像芷江这个地方,充其量算是他的租居地,能辟为陈列馆,可见当地政府的高瞻远瞩文化修养。在湘西沅陵有一处他斥资建设的“芸庐”,是他真正的故居,只可惜,没能保护好,徒留遗憾。

沈从文,人如其名,是个文学成就极高文质彬彬的湘西人。他在感情方面的执着追求,让人感叹;他在感情方面受的伤,局外人也看得见。

芷江——沈从文爱情萌芽的地方,确实值得纪念。芷江水清悠悠,日日夜夜在龙津桥下流,更有那江畔的金柳飘飘,侗家歌舞。

芷江是个好地方,除了沈从文旧居陈列馆,还有天后宫、抗战胜利纪念坊、侗家风雨桥……都可以观。更不消说那名闻遐迩的酸辣粉、红烧羊肉、芷江鸭……都可以啖。亲爱的,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什么时候?咱们相约去芷江看看。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