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放在三乡
可能会收获很多这样的回答
充满烟火气的静谧小镇

在三乡镇鸦岗村牌坊入口旁,一家名为“直火烘焙”的咖啡工厂正悄然成为咖啡爱好者的新聚点。店主Ivan(郑兆麟)是一位90后青年,从小受父亲影响爱上咖啡,后来远赴云南学习咖啡供应链,逐渐从爱好者变成专业人士。2018年,他与同样祖籍三乡的澳门籍合伙人Ken(叶伟骏)决定创业,2022年在石岐开了第一家店,2024年回到三乡,打造了这家以直火炭焙为特色的咖啡工厂。

Ivan和Ken选择在三乡开店,不仅因为这里是“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的几何中心区——从三乡出发,15分钟上高速,30分钟到珠海拱北口岸,1小时覆盖中山、广州、深圳核心区;更因为脚下的土地,是他们共同的根。“我和Ken都是三乡人,我是土生土长茅湾村人,而我的合伙人Ken虽然在澳门长大,但祖籍来自鸦岗村,这里始终是我们的根。”

创业初期的政策支持更让他们感受到政务服务带来的便利。“以前港澳居民在内地办证、开户、缴税比较麻烦,现在有了居住证,很多业务可以直接在线上办理,方便很多。”Ken说,“三乡这几年的变化很大,交通四通八达、营商环境很好、商机蓬勃涌现,往返港澳畅通无阻,所以家人也很支持我创业的决定。”
三乡素有“中山小港澳”之称,文化交融的氛围让他们的创业有了更多可能性。开店过程中,一些温暖的细节让Ivan印象深刻。

直火炭焙的魅力,在于它能最大程度还原咖啡豆的本真风味——浓郁的香气在空气中舒展,醇厚的质感在舌尖流转,而烘焙过程中那缓慢流淌的时光,更让人在等待中沉淀心绪,寻回内心的宁静。

与传统热风烘焙不同,直火炭焙工艺更加依赖烘焙师的经验,火候的细微变化会直接影响咖啡的风味。“直火烘焙的咖啡豆带有更浓郁的烟熏感和焦糖香,口感也更醇厚。”Ivan解释道。这种工艺难度较高,但能让咖啡的风味层次更加丰富。

为了让更多人读懂咖啡的语言,他们把手冲咖啡变成了一场感官课。Ivan站在木质吧台后,手腕轻旋,黑色手冲壶中倾泻出细密的水流,缓缓注入滤杯,下方透明玻璃壶里渐渐凝聚起琥珀色的液体。冲好的咖啡分别倒入酸杯、甜杯、香杯——同一款豆子在不同容器中呈现出迥异的风味特质,让手冲的乐趣倍增,也引领更多人体验品味咖啡的深度。

店内还会定期推出限定特调,利用咖啡豆本身的调性,再搭配合适的水果,刻意降低咖啡的苦感门槛,让更多人能轻松接纳这份来自咖啡的甜酸交织。“我们设计特调时会特意强化水果的风味表达,就是想传递一个理念:咖啡从来不止有苦涩,它也可以是酸中带甜的,就像生活的滋味,总有意想不到的惊喜。”Ivan笑着说。

除了咖啡本身,店铺的设计也融入了炭焙元素。工业风的装修、开放式的烘焙区,让顾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咖啡豆的烘焙过程。他们还计划推出咖啡烘焙体验课,并尝试与本地农产品结合,开发特色联名产品,让咖啡与三乡的本土文化产生更多碰撞。

面对中山日益增长的咖啡市场竞争,Ivan显得从容而自信:“只有保持专业度,拥有革新行业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他们计划利用现有的7亩园区,引入匹克球运动场,打造“咖啡+运动”的创新体验模式,让顾客在享受精品咖啡的同时,也能与家人一起运动休闲。

“三乡是一个包容的地方,既有传统的侨乡文化,又有新潮的现代元素。”Ivan说,他和Ken希望,这间咖啡店不仅能提供一杯好咖啡,更能成为连接港澳与家乡、传统与现代的一座桥梁。
在这个大湾区小镇,他们的故事正如同那炭火烘焙的咖啡豆,在时间的淬炼下,散发出愈发醇厚的香气。
采 写:郑丽萍 林庆源
美 编:林庆源
编 辑:罗越衡
责 编:邓菲 罗越衡
编 审:艾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