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忆香山征文(校园组)| 平芜尽处是春山
栏目:推荐 来源: 中山市黄圃镇中学 初一 王怡欣 发布:2022-12-19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题记

胡同,一条连着一条,不紊地疏通桑梓的脉络。踏在油油的青石板,碎碎的砖,柔柔的光。宅门半掩,琴声飘扬,一株老树,一盏清茶,淡影斑驳,微微摇曳。慢踱,那一抹朱红木门已然攀上藓,锃亮的槛儿,却还贴着副泛黄的年画。

小心翼翼地敲敲生锈的门拔,一个面如黄土高原满是沟壑的耄耋老人闯入视线。他紧蹙眉头,皱皱巴巴的脸庞愈发像一团揉过的纸。

“老师,你能教我写诗吗?”

“我凭什么教你呢,小姑娘?”老头儿戏谑道

女孩儿从怀中拿出一盒桂花糕,眨眨水晶晶的眼睛。

“有点小聪明,知道投其所好,进来吧。”

于是,我开始跟着师傅学写诗。

他会在读到李白写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时狂笑,会在读到苏轼写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沉思,会在读到辛弃疾写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如应是”时哀叹,又会在读到岑参写的“古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时噙满泪水地眺望明月。

他会省下每月的养老金,如数捐给福利院,偶尔囊中羞涩,却依然倔强,宁愿自己啃食冰冷的馒头,他说:“人生最大的意义不是奔赴某一目标,而是承担每个过程。”

他爱看书,如痴如狂,如梦如醉。书柜上,它们挤在一起,交织在一起。师傅每天会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看鸟,看书,倦了时,便和身在青草绵绵处寻梦。我曾笑道,书里不过是些平常文字罢。他却这么形容:“你是四月早天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它既为每一个无处皈依的心灵提供休息的港湾,也为每一段阴云笼罩的历史播撒春天的种子,待春雷乍响,催动希望的枝桠。”

他从教三十余载,为香山传承诗词歌赋可谓是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直至如今,我还能看到有他的学生推开红木门尊敬地唤他一声老师。

我更愿说他的诗,二十年如一日,他为香山写下无数好诗,“红船砥砺百多年,华夏蛟龙谱新笺”,“山河破碎抚膺泣,意志坚强振臂游”。曾问他陋巷里能写出好诗吗?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跟师傅告别那天,两人坐在桂花树下的石墩上,他拿起藏在树下多年的酿酒,自顾自地念叨:“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我的最后一课,他没有说其他的话,可我什么都懂了。真正的离别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长亭古道,留给我的只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这一趟旅途,获益匪浅。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贫瘠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多怒放的蔷薇。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美好,世间因少年挺身而出而更加瑰丽。传承香山的文化瑰宝——“香山精神”,我们少年不论征程如何波澜壮阔,初心依然历久弥坚。

(作者:中山市黄圃镇中学 初一 王怡欣 指导老师:骆云辉)


下载中山+ 关注“品忆香山”主题征文活动最新进展


编辑 唐益  二审 张鹏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55410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356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