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蹲点百千万丨业主自掏腰包焕新外墙 105国道板芙段沿线环境悄然蝶变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黄靖怡 通讯员 黄喜莹 张嘉怡 发布:2025-09-08

105国道板芙段纵贯南北,全长约8公里,是板芙镇内重要的交通门户与形象窗口。上世纪90年代,这里曾因改革开放兴起繁荣,道路两旁厂房、商铺林立,形成活跃的“马路经济”。但受早期规划与建设条件限制,多年来该路段逐渐呈现建筑老化、违建增多、业态杂乱、厂房闲置等问题,沿线外墙斑驳、路面破损、杂草丛生,整体面貌日渐凋敝。

为彻底改变现状,板芙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深入实施城乡形态升级改革行动,按路段划分组成12个包干小组,建立“领导包干+部门包段+个人包户”责任机制,积极引导业主开展自主改造,并推出“公益+微利”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如今,行驶在这条主干道上,沿线企业建筑外墙焕然一新,桥下空间绿意盎然,整条道路正蜕变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5国道板芙段,正蜕变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文波 摄

老店自费焕新外墙
获食客点赞

据估算,105国道板芙段全面改造提升所需资金超过7000万元。面对镇级财政压力,板芙镇以“趋势引导”和“效益说服”双向发力:既强调改造升级是发展必然,又耐心为群众核算经济收益,根据现实条件灵活定制方案,引导业主自主改造。

龙溪饭店已在105国道旁经营了三十余载。上世纪90年代标志性的马赛克瓷砖外墙,虽已随岁月褪色,却始终是许多街坊和食客心中的老地方。

“街坊们一直这么支持我们,我们也想让大家吃得更舒心。”老板娘叶浣芷说,以往一遇刮风下雨,马赛克瓷砖就容易脱落,存在安全隐患。恰逢板芙镇政府开展沿线风貌整治,这与他们想要翻新外墙的计划不谋而合。在工作组的指导下,饭店投入了10万余元自主实施外墙改造:彻底铲除旧马赛克和砂浆层,重新做水泥基层并铺贴新瓷砖。虽然施工期间遭遇雨季,工期延长至三个月,但最终效果令人满意。如今灰白色瓷砖的外墙整洁牢固,面貌焕然一新,老顾客们纷纷点赞。

龙溪饭店面貌焕然一新。记者 文波 摄

9月5日上午,离午市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几名电网工人正在饭店门外加紧进行电线整修作业。“这些电线是之前外墙改造时临时悬挂的,现在全部归置整齐,我们这次改造才算真正完工。”叶浣芷站在一旁,笑着表示。

越洋沟通两个月
打动旅美业主参与改造

“前期没有什么模式,只有推广和复制,每个小组改造好一户,就立刻分享经验给其他11个组,共同活学活用。”板芙镇党委副书记周华龙说。

105国道板芙段桥下空间绿意盎然。记者 文波 摄

然而,板芙镇105国道外立面改造第十组遇到了一个无处可学的特殊难题:一栋位于105国道板芙白溪段东侧、占地超3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亟需改造,但其业主常年旅居美国,地域遥远和12小时的时差使得沟通异常艰难。

起初,工作组只能通过业主在中山的委托管理人进行间接沟通,进展甚微。业主多次以“物业拟出售”“经济环境不佳”等理由婉拒改造。然而工作组并未气馁,经多方努力终于直接联系上业主黄女士。考虑到时差因素,他们特意选择在黄女士当地的白天致电和发送微信,耐心说明道路改造的意义:“105国道板芙段微改造,是为了打造一条真正利商便民的新干线,沿线业主都是直接受益者。”“您的物业楼龄较长,外墙马赛克经常脱落,既影响招商,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可为您提供多种参考改造方案。”真诚的沟通最终打动了黄女士。

工作组趁热打铁,迅速推荐了施工单位,并积极协调对方在原有报价基础上下调10%,降低业主改造成本。北京时间6月23日晚,通过视频连线,黄女士顺利完成电子签约,决定对总计987平方米的三个外墙面实施整体改造提升。“后续施工中,我们将严格监督材料、工艺和质量,绝不辜负业主的信任。”第十组工作人员郑重表示。

风貌业态同步升级
推出“公益+微利”模式

在华洋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入口处,新漆的门头招牌格外醒目,新栽的三角梅倚在墙边沐浴阳光。正对国道一侧的办公共享中心大楼,外立面已整体覆盖白色板材,显得简约而现代,一楼展厅正加紧完成最后的装修工作。

去年以来,广东华洋投控智能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累计投入30余万元,用于外立面更新、党建墙建设及园区绿化提升。目前,已完成近6千平方米的外立面改造和3万平方米的环境美化整治。

“我们公司负责人既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对这次改造工作非常支持。他认为这笔钱花得特别值!”该公司资产运营部总监邓永忠表示,园区外立面的焕新不仅提升了企业形象、增强了招商吸引力,也为板芙镇的整体风貌增色添彩。

“我们始终坚持风貌提升与业态升级同步推进,以‘源头准入’和‘过程疏导’双管齐下推动产业转型。”周华龙介绍,除原有的12个专项小组外,还增设了执法组与盘活组,通过深入对接“工改”、收储和活化利用等方式,积极引导闲置厂房和空置商铺通过自主改造、招商收储、出租或出售等多种途径参与国道沿线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4宗,正在推进3宗,预计可释放产业空间360余亩。

华洋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外立面焕然一新。记者 文波 摄

此外,板芙镇还推出了“公益+微利”模式。“针对沿线公共区域的改造,我们也主要依托社会力量参与。例如,企业协助完成桥下空间、人行道等公共区域的提升,将在后续其他项目的评定中获得相应加分。”周华龙解释道。

截至8月底,板芙镇105国道改造提升总体完成率超85%。该镇累计完成立面改造提升400多栋、面积15万多平方米;清拆违建40处,面积约6万平方米;拆除违规破旧广告185个,面积约2500平方米;改造利用桥下空间超2.7万平方米;劝离整治低端业态30宗,盘活改造闲置物业15宗,面积近1000亩。

●总策划:伍学标 李庆辉
●总统筹:程明盛
●统筹:吴森林 黄凡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台风预警降级,明天复课!
73395人浏览   2025-09-08
全市停课!中山台风预警再升级
28349人浏览   2025-09-07
今日白露:愿有人与你相依
原创 15287人浏览   2025-09-07
9月7日至8日,中山港部分航班停航
14392人浏览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