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第十批中山援藏医疗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平安归来。一年前,第十批中山援藏医疗队带着使命和责任,来到工布江达县,克服高寒缺氧的环境,迅速融入当地,重实干,创佳绩,助力提升了当地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从日常诊疗到义诊下乡巡诊,从技术创新到技能提升,从学术交流到科普宣教,他们用脚步丈量高山,用行动阐释初心,一例例新技术落地、一次次危重症抢救,他们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心态,收获群众的信任,收获赞誉。
这一年,有众人坚守的“零”
经过倾力帮扶,这一年,助力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接诊门诊患者2.2万人次,完成体检3万余人次,接诊彩超约4万人次,体检科业务量更是翻一番。完成各类手术132台次,其中三级手术105台次,且微创手术就占到80%,通过精湛技术和精细护理,实现“零”术后并发症、“零”孕产妇死亡、“零”新生儿死亡、心梗脑卒中“零”死亡。
这一年,有奋力开拓的“新”
医疗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不懈努力,推动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显著进步。创新开展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原来只能到百公里外市级医院就医的群众,现在家门口即可得到救治。完成首例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一招解决患者多年顽疾。首次开展自体牙移植术、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等技术,让群众笑容更灿烂。经胆囊管进入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准确清除胆总管多发结石。一年来,医疗队开展新技术项目64项,积极推广刘氏毫火针、董氏奇穴、小针刀及筋骨针等新技术针灸疗法受到群众喜爱。
这一年,有分秒必争的“安”
医疗队建立预案,全员守备。他们精诚团结,相互配合,分秒必争,高效完成30+周早产临产孕妇的宫内转运,35周早产儿的治疗,大出血产妇的救治,过期妊娠、臀位妊娠产妇的分娩,完成了多例胎儿宫内窘迫、难产产妇紧急剖宫产等,合力托起母婴平安。建立和完善急性创伤伤者院前院内一体化,规范抢救流程,缩短耗时,高效应对道路交通事故。
这一年,有无微不至的“细”
医疗队践行“当地所需,尽己所能”,无微不至为当地群众提供细致服务,得到群众信任。提前熟悉养老院里爷爷奶奶们的身体情况,在端午节义诊时,为养老院里的每一位“老朋友”送上有针对性的专属健康保障。顶着高反不适,翻越高山,来到海拔4200米高的牧区娘蒲乡,细致开展巡诊义诊。不辞山远崎岖,带上床铺被席,连续一周下乡到户体检。一年来,开展义诊活动38次,惠及群众达3900人次,发放药物价值超3万余元。开展各类医疗保障活动10次,服务人数约3万人次。同时,医疗队以县人民医院创二甲为抓手,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质量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有不遗余力的“授”
医疗队努力促进当地医疗技术从“外部输血”转化为“自身造血”,做好“传、帮、带”。一年来将医疗技术倾囊相授,开展培训252次,组织各类教学查房逾百次,悉心带教当地医生6人,带出新生儿复苏团队1支。同时,还购买了2台腹腔镜训练模拟器,手把手带教当地医护进行肝脏组织缝合、打结等临床技能。并通过组织技能大赛,营造共同学习进步良好氛围。
365天,是星辰交替的轮回,更是生命与使命交织的壮歌。从东海之滨到藏地云端,跨越的不只是3000公里的山河,更是医者胸怀与广阔雪域的深情相拥。在平均海拔3400米的工布江达县,医疗队踏遍9个乡镇、82个村(居),守护着约3.28万人当地群众,将守护健康的初心践行在1.3万平方公里的高原!
第十批中山援藏医疗队

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曹彬
很高兴能带领第十批中山援藏医疗队顺利完成一年援藏任务。
这一年,收获了高原上炽热的阳光,也收获了风雪中坚定的脚步;收获了当地群众淳朴的信任,也收获了医者仁心的更深领悟;收获了在简陋条件下攻坚克难的智慧,也收获了团队并肩作战的情谊;收获了生命顽强与脆弱的感悟,更收获了奉献与坚守的意义。
这一年,不仅是用医术救治病患,更是用心灵拥抱这片土地。援藏之行,终身难忘。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重症科副主任医师 陈智明
作为参与过援疆、援滇、援藏的医生,在大美新疆、彩云之南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能量,如今能在雪域高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让我的人生更加充实,更加精彩!

中山市中医院针灸推拿主治医师 谭伟智
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雪花,因为带不走。我在高原上如雪花灵动起落般轻舞银针,用古老的中医智慧让痛症远离,我把积攒多年的经验都留在了工布江达,祝福所有与我结缘的人,也祝福我自己,扎西德勒。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陈灵聪
援藏一年,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净土上,与大家一起共同进退时光,让我真正领悟"医者仁心"的重量;缺氧不缺精神的海拔,锤炼出更坚韧的医者脊梁。愿格桑花永远绽放在这片圣洁的土地!

中山市中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 杨杰
还记得第一次穿起队服时的兴奋,第一次深夜集合抢救病人时路灯下拉长的影子……无数的人生第一次,所有滚烫的记忆,都是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员用青春和汗水在这三百多个日夜里刻下的印记。感恩遇见,扎西德勒!

中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武玉强
一年援藏行,一世援藏情。蔚蓝的天空,远处的高山白雪,清澈的尼洋河,乐于助人的医院同事,淳朴的当地群众,还有我亲密的战友,这一年是努力,是情怀,是责任担当,是中山的博爱,点点滴滴更是我人生的美好回忆。中山工布一家亲,祝福工布江达的明天更加美好。

中山市板芙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李艳虹
工布江达的一年,我们用手术刀刻下生命刻度——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传承,手把手带出可独立剖宫产当地医生;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产房,见证多次抢救成功。最珍贵的不是我们带来的技术,而是格桑花般扎根雪域的医疗火种。高原之上,生命接力永不断氧!

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黄伟棠
在这个河边的小城坚守一年,忙碌过、紧张过、无奈过、也困惑过、也开心过、也被赞誉过……
缺氧、寒冷不是困境,而是一种磨练,这一年圆满完成医疗援藏任务;永远记得那山顶的白雪、山腰的青冈树、山脚的尼洋河!祝福工布江达县的人们,扎西德勒!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 戚小艺
援藏,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将“医者仁心”的火种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授人以渔,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援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我们愿做高原上的“超人”,用探头照亮生命,用初心守护安康,用行动诠释情怀!

中山市口腔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 何锐文
援藏一年,终生忘不了你们淳朴的笑颜;酥油茶,青稞酒,愉快度过一宿又一宿;条件再苦,终会找到属于你们的幸福!——致工布江达的群众。
忘不了我们一起奋斗的日夜,忘不了我们一起踏过工布的每一条街,忘不了你们对我的帮助,感谢!——致援藏医疗队的家人们。
一年的时间很长,离乡别井思家难,一年的时间很短,转眼别离人情暖。我带不走的是你们的笑容,能留下的只有我的技术和我们共同的回忆。感恩这一年的际遇,援藏,值得!——致自己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李紫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