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兴农路径,同享“村晚”喜乐!中山市文明直通车活动走进神湾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发布:2025-09-1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9月17日,暮色四合,神湾镇的市民群众不约而同地涌向灯火璀璨的神湾镇工人文化广场。一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神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文明乡风行 助力百千万”文旅兴农专场中山市文明直通车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

活动通过“城市文明大家谈+文艺节目演出+文明集市打造+互动游戏体验”的多元模式,将优质文化资源、文明理念及惠民服务送至基层,进一步提升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展示神湾乡村振兴成果,推动精神文明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精神文化动力。

文明集市活动现场。记者 缪晓剑 摄

你言我语
共话文旅兴农新路径

“城市文明大家谈”环节是活动的重头戏,邀请神湾镇菠萝种植大户代表李标、“身边好人”代表邓琴、神溪村组织委员李佳莹三位嘉宾围绕“文旅融合如何带动神湾特色农业发展”“文明乡风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借助这几年农文旅融合发展,神湾菠萝已经从‘田间果’变成了‘网红品’,既卖得更远,我们村民也挣得更多!”李标透露,一方面,神湾政府将菠萝产业和本地文旅资源有机融合,以“神湾菠萝”为核心打造了“菠萝文旅IP”,打造了神湾菠萝非遗文化园,以及众多各具特色的果场,把单纯的“买水果”变成了“沉浸式游玩”,游客不仅能亲手采摘神湾菠萝,还能体验制作和品尝神湾菠萝包、菠萝冰;另一方面,神湾结合当地山水风光、饮食资源,优化了众多旅游资源供给,让游客除了体验“菠萝文化”之外,还能尝到神湾特色河鲜海鲜,感受更多神湾的文旅特色。数据显示,这两年靠着文旅融合,神湾菠萝的年产值增长了近20%,带动200多户农户增收。

现场开展“城市文明大家谈”活动。记者 缪晓剑 摄

作为神彩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邓琴对文明乡风给神湾镇带来的变化感受更深。她说,以前村里常能看到垃圾乱堆、家禽散养的现象,如今通过“文明庭院”“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培育,家家户户都自觉打扫房前屋后,道路干净了,河道清爽了,傍晚散步心情都舒畅多了。红白事的变化也很明显,过去讲排场、比阔气,浪费严重,现在各村有了“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既减轻负担,也减少了矛盾。

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如何“两手抓”“两手硬”?李佳莹表示,在产业发展上,他们着力做强特色农业和文旅融合,以神湾菠萝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开发出菠萝酥、菠萝月饼、菠萝啤酒等深加工产品,并设立多个农产展销中心,同时通过打造菠萝文化旅游月、禾虫美食节等品牌活动,发展乡村旅游,让游客体验采摘乐趣、品尝特色美食,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收,既实现家门口“叫卖”,也通过网络全国“叫好”;在乡风文明建设上,他们每逢节假日便安排志愿者帮游客指引路线,宣传文明旅游、垃圾分类知识,重新规范了菠萝销售区,解决了以往节假日拥堵的老大难问题,游客体验和农户经营环境都大大改善。通过开展“文明庭院”“美丽村落”培育,实施农房风貌改造,村里的环境也变得更美、更整洁。

文艺表演
展现神湾多元文化魅力

当晚,10个精彩节目分为“金秋华彩·文明新韵”“诗画田园·农旅融情”“青春聚力·共兴家园”三大篇章轮番上演,涵盖舞蹈、咸水歌、诗歌朗诵、武术表演、街舞、独唱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在村民“家门口”搭起“村晚”舞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

现场精彩文艺节目表演。记者 缪晓剑 摄

晚上7时,演出在灵动优美的开场舞《金秋笠影》中拉开帷幕,一段活力满满的舞动,展现出一幅丰收时节的美好画卷。随后,悠扬婉转的神湾咸水歌《文明四季谣》唱响了神湾四季的文明风貌。接着,《稻香》《风吹麦浪》《小美满》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以清新自然的旋律唤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感受农文旅融合的魅力,引得现场观众情不自禁跟着哼唱。

神湾镇崇正学校的孩子们化身“文明小导游”,通过情景剧《非遗韵·菠萝甜》生动演绎神湾菠萝的文化内涵,童真童趣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中山网带来的舞蹈《青衫新雨》以曼妙舞姿描绘诗画田园,仿佛让人置身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神湾中心小学的诗歌朗诵《西江船歌载梦行》则用稚嫩而真诚的声音,描绘了神湾的水乡风情,表达出对家乡深厚的情感。

活动高潮迭起,既有活力四射的架子鼓表演《日不落》,展现出青少年的蓬勃朝气,又有神舟学校自强武术队带来的《文明少年展雄风》,一招一式尽显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还有街舞《新青年·心律动》用动感的舞步诠释青春风采。活动在《美丽中山我的家》的悠扬歌声中落下帷幕,不少市民意犹未尽。

现场观众积极参与有奖互动问答活动。现场观众积极参与有奖互动问答活动。记者 缪晓剑 摄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中还穿插了两轮互动问答,引得现场群众争相“抢”唛,气氛热烈非常。“‘百千万工程’具体是指?”“文明乡风建设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神湾镇近年来致力打造什么旅游品牌?”一个个问题在寓教于乐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更多群众对“百千万工程”和文明乡风建设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集纳民声
“文明漂流瓶”汇民智

活动现场旁集宣传、展示、体验、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文明集市”,是当天活动最为热闹的区域之一,10余个特色摊位围绕舞台两侧依次排开,宛如缤纷的长龙,吸引着络绎不绝的群众前来打卡体验。

现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文明漂流瓶”意见收集摊位。“欢迎写下您对神湾、对中山发展的金点子,每个建议都是宝贵的财富!”工作人员热情的招呼声传入路过的群众耳中,吸引不少人停下脚步,认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对城市文明建设的意见建议,投入收集箱中。

市民群众参与“文明集市”活动。记者 缪晓剑 摄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写道:“希望多举办一些亲子农耕体验活动,让孩子感受田园乐趣。”另一位退休教师写道:“希望可以挖掘更多神湾本土文化故事,让旅游更有深度。”不少小朋友也在家长的帮助下写下稚嫩却真诚的建议:“希望公园里能有秋千”“想要一个更大的滑滑梯”……这些纯真的愿望同样被放入收集箱中。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电子漂流瓶专区”,为群众提供了扫码在线提交建议的便捷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征集。记者了解到,为让更多市民的声音被听见、需求被看到,集纳更广泛的“金点子”,市文明办近期特别上线了“‘文明漂流瓶’意见收集箱”小程序,广大市民朋友不仅可以通过该小程序参与问卷调查,反映身边的文明建设真实情况,还可以借助该平台献出自己的“锦囊妙计”,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还可以在此“许愿”,表达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期待。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小程序作为征集民意的重要渠道,打破时空限制,可以让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群体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来。所有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都将被认真梳理、研究,有价值的“金点子”将纳入相关工作规划。这种“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收集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方式的温情互动,又融入了数字化手段的便捷高效,让民意征集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性互动,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子漂流瓶专区”为群众提供在线提交建议的便捷渠道。记者 缪晓剑 摄

“文明集市”的其他区域同样热闹非凡。文明宣传及服务区内,工作人员耐心讲解“百千万工程”政策、文明行为规范、移风易俗要求等,少年儿童热情参与趣味盎然的垃圾分类小游戏,“我与神湾菠萝合个影”公益摄影定格下一张张幸福笑脸,理发志愿者用娴熟手法为每一位前来理发的市民修剪发型。

该镇卫健分局、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免费血压测量、健康咨询、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等服务,最受中老年人喜爱,不少人在摊位前等待体验。神湾特色展销区内,神湾菠萝及特色农产品展销摊位上,菠萝酥、菠萝月饼、菠萝精酿啤酒等本土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品尝购买。一旁的“文旅神湾”宣传推介摊位不断发放神湾旅游地图,推介精品旅游线路,介绍特色民宿,让市民一站式了解神湾文旅资源。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原创 16880人浏览   2025-09-16
古镇“工改”四年,600家企业搬“新家”
原创 15792人浏览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