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救治跑出“加速度”! 市人民医院与横栏医院医联体“联”出新成效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王夏男 发布:2024-12-10

“今年6月至11月,我们通过绿色通道上转危急重症患者240人。从患者入院就诊、专家会诊到转至中山市人民医院,双向转诊无缝衔接,打通医疗急救的‘最后一公里’,真正为患者架起一条顺畅的生命‘高速路’。”近日,记者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横栏院区(中山市横栏医院)采访时,该院院长卢扬柏向记者介绍。据了解,自今年6月,横栏镇政府与中山市人民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中山市人民医院正式开启对横栏医院的全托管建设,开展了人才队伍建设、查房带教、专科帮扶、学术共建等一系列举措,实行分级诊疗制度,患者住院流向逐步趋于合理,为实现“大病不出镇”奠定了基础。

把三甲医院专家“请下来”,群众“家门口”可做疑难手术

近日,横栏医院利用医联体优势,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孙强主任的指导下,成功为一名肝多发囊肿并破裂、胆囊结石并感染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肝囊肿去顶引流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医联体协同施治显成效。

廖先生因上腹部反复疼痛到横栏医院就诊,诊断为肝多发囊肿并破裂、胆囊结石并感染。病情复杂,该院通过医联体平台邀请中山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孙强参与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考虑肝囊肿破裂出血,会引起腹腔内感染,存在感染性休克风险。经联合会诊讨论后决定尽快为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肝囊肿去顶引流术。

医联体专家在该院手术。通讯员 供图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由孙强主任和横栏医院外二科邓小荣主任组成的手术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手术历时1小时,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痊愈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特送来锦旗致谢。

据了解,横栏医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后,依托于医联体建设,中山市人民医院每周派出各科专家下沉至该院名医工作室坐诊,并在学科建设、技术指导等多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在该院就诊的患者如果有需要,对于基层病种、常见病种、复杂病例可启用医联体上下转诊通道,也可以将中山市人民医院专家请到“家门口”做手术,免去了患者来回奔波的辛苦。

在采访中,不少患者及家属表示,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疑难杂症不用出远门,能够足不出镇就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救治,大大节省就医的费用和时间,这是医联体建设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

卢扬柏表示,自横栏医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成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不断开展新的治疗技术和服务,将微创和精准治疗理念贯彻始终,为多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不仅提升专科技术水平,同时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诊疗水平。

生死时速,医联体高效联动搭建生命“高速通道”

近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在横栏医院急诊科上演,成功挽救一名因饮酒后突发胸痛的患者生命。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导丝通过仅用时53分钟,远低于指南标准的120分钟,这不仅是横栏医院胸痛中心优质诊疗的典范,更是作为中山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单位,开通绿色通道双向转诊提升危重患者救治能力的生动实践。

吴先生在饮酒后突感胸痛难忍,家人迅速将其送至横栏医院急诊科。心电图结果显示,吴先生的IIIIIaVF导联ST弓背抬高。值班医生立即查看心电图,判断吴先生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迅速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同时启动胸痛中心救治流程,与中山市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在确认转运方案后,护士迅速通知120司机,做好转运准备。从吴先生进入横栏医院就诊、检查、会诊,确定治疗方案、转运,整个过程仅用时21分钟,充分展现该院急诊科在急性胸痛救治中的高效协作能力。

医联体专家在该院查房。通讯员 供图

患者抵达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的抢救团队早已严阵以待,无缝对接,吴先生被迅速送入导管室,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仅用时53分钟,远低于国家标准的120分钟。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充分体现了专业与速度的完美融合。

中山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冯力博士表示,通过医联体建设,中山市人民医院在技术、医疗资源等各方面给予横栏医院极大支持,对于横栏医院转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山市人民医院采取优先及时处置策略,最大程度保障转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安全。

据了解,横栏医院自2022年胸痛中心创建以来,先后通过了省级及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通过医联体合作机制,中山市人民医院和横栏医院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患者管理有效衔接,织密胸痛救治“一张网”,通过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开通绿色通道等手段最大限度缩短救治时间,挽救生命,目前已成功救治163名急性心梗患者,大大缩短了区域内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医联体“联”出新成效,群众有“医”靠 

记者了解到,早在八年前,为了充分利用双方医疗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山市人民医院与横栏医院成立了医疗技术联合体,使横栏医院整体医疗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在推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山市人民医院-横栏医院“名医工作室”落地以来,中山市人民医院派遣儿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等30多名技术骨干全覆盖对口支援横栏医院相关科室建设,横栏老百姓不用出镇,只要在“家门口”,便能快捷享受到大医院知名专家、医疗权威的优质诊疗服务。据悉,今年6月至11月,“名医工作室”为辖区2186名患者提供了优质诊疗服务。

医联体专家在该院坐诊。通讯员 供图

今年9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选派泌尿外科技术骨干卢扬柏博士来横栏医院担任院长一职,全面负责医院的各项工作,医院整体医疗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我们在医联体内建立了结对带教的人才培养机制,今年6月至11月,医院共有10名卫生技术人员到中山市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核磁共振、口腔种植、妇科腔镜、中医诊疗、中医康复护理、急诊护理等专业方向,其中核磁共振与口腔种植的学习为医院这两项空白学科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使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获得较大提升。”卢扬柏这样说。

现在,医联体内学术、管理交流活跃,“请下来”和“送出去”已经成为双方医院的工作常态。双方建立和完善了医联体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积极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初步形成了危重症病人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住院,慢性病人和常规病人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维持治疗的服务模式。

“医联体建设取得成效,老百姓享受实惠。现在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得到有效治疗。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得到专科医生诊治,这对引导居民基层首诊、逐步改变小病直接到大医院找专家的就医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横栏医院党总支书记严振辉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依托中山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平台,推进人才引进一体化方案,提升横栏医院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同时健全医联体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保证医联体科学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基层群众有序就医格局。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3250人浏览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