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中学借助低代码与AI技术,领跑教育数字化转型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杨健 发布:2025-03-14

在这个AI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3月13日,记者从中山市东区中学了解到,该校抢占数字化先机,依托钉钉平台将低代码开发与AI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全国首批K12钉钉AI数智教育示范校。

学校借助 AI 技术,对学生海量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学校供图

据介绍,东区中学自2017年起,就开始基于钉钉平台,通过低代码自主开发学校管理应用,稳步推进学校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低代码开发与AI技术紧密结合,打造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教育模式以教学管理智能化、教学设计个性化、师生互动高效化为特点,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目前,AI广泛应用于该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全流程。

该校的实践经验先后入选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典型案例和全国“智慧校园”创新案例,为全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中山方案”。

“低代码平台的引入,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极大地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轻松参与到数字化应用的开发与定制中。”该校副校长林丽娜表示,不论是学校日常管理的繁琐事务处理,还是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亦或是家校共育的紧密沟通、班级共建的协同合作等方面,学校均通过钉钉平台自主搭建了智芸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彻底打破以往教育场景中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精准化与个性化,让校园生活更高效便捷、富有活力。

学生通过智芸校园数字化管理系统,借助AI快速生成思维导图、构建知识图谱。学校供图

同时,学校还借助 AI 技术对学生海量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精准洞察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轨道上绽放光彩,极大地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该校校长颜新春深有感触地表示,教师们直观感受到了AI辅助教学的功效,这种数据驱动的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

学生们也对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表示认可和喜欢。高二3班的李同学兴奋地分享道:“通过学校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我们可以借助AI快速生成思维导图、构建知识图谱,更好地理解复杂知识背后的逻辑,让学习变得更生动有趣!”

该校党总支书记谢柏芳在“钉钉开放日・AI教育向未来”全国峰会上作专题汇报。学校供图

在3月7日召开的“钉钉开放日・AI教育向未来”全国峰会上,东区中学党总支书记谢柏芳作为全国唯一的高中代表,在会上作题为《低代码×AI—引领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双引擎》的专题汇报,向全国教育界充分展示了学校在教育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征程中的创新实践。

谢柏芳表示:“数字化转型不是对传统教育的简单替代,而是一场通过技术深度赋能、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深刻变革。在这一过程中,培育一支‘懂教育、善技术’的复合型教师团队至关重要。”

接下来,该校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推动个性化学习、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融合,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教师用好AI,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和学生的数字能力,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编辑 杨健 二审 王帆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