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升医院妇产科从事助产工作的车群兴,在今年疫情期间,支援我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整整108天,还当选外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并成为最后一批离开二院的护士。前不久车群兴获评省抗疫先进工作者。在一线抗疫的100多天里,她的工作也得到全家人的支持,近日她所在的家庭获评全省“最美家庭”。

凡事冲在前工作抢着干
11月6日上午,在东升医院见到了车群兴,面对接连而来的荣誉,她显得很淡然,而在今年大年初二疫情刚爆发的时候,面对群里突然跳出的信息:“谁能支援二院?”她想也没想,率先报名。
这不是车群兴第一次这么干。在医院工作20多年来,有任务抢着干,有抢救任务一样是第一个报名。“可能我的性格就是这样。”读书的时候,她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在学校了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凡事愿意冲在前面。2003年在工作岗位上入党,党龄已有17年。
“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在同事吴小燕的眼里,车群兴平日也是这样。工作20多年,她一直从事产科护理工作,“做的时间越长,越发现生孩子相当于过鬼门关。”她参与的仅仅因产妇脐带脱垂导致的抢救就有七八例,有次她就用跪卧姿势,托举婴儿的先露部长达五六分钟。“一般要在7分钟内生下婴儿,否则有窒息危险。”
“很多时候,抢救都是突发的。”一些孕产妇没有做产检,出现的风险就会更高,抢救需要争分夺秒,她往往都是那个最先加入抢救团队的成员。
同样,她还作为中山选派人员赴昭通市永善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令她心酸的是,当地医院的医生护士至今还在手写各类资料,当地的群众健康意识、产检意识不强,甚至有人排斥抽血。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她和前去帮扶的同行们一方面为所在的卫生院梳理各类急救制度、护理流程、查房规范等,另一方面给当地孕产妇上健康宣教课,还到村子里给老人们上门体检,因表现优秀受到了当地卫生局的嘉奖表扬。

超长“待机”支援一线获全家支持
在报名支援二院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的背后,一方面是车群兴对湖北有感情,她在湖北读过书,曾经的同学也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也想加入这场战争。”另一方面,车群兴知道,家人一定会无条件支持。她的丈夫从事脆肉鲩养殖,正是收获季节,丈夫把鱼塘里的大小事务揽在身上,刚成年的儿子主动承担起照看爷爷的任务,让她不要担心家里。丈夫是个耿直的人,“有时来接我下班,病人没走,老公说,他可以等,让我把病人的问题解决完再说。”同样这次抗疫,老公和儿子就一句话,“这是你的工作,我们支持你。”
1月27日,没有后顾之忧的车群兴,带着简单的行囊去了二院,她唯一没料到的是,一待就是长达108天。在二院抗疫一线中,在相对年轻的团队中发挥“大姐”的作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因工作突出还被二院任命为该院外援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她在不同的病区工作过,其中在收治重症患者的应急病区时间最久,她参与了危重产妇彭女士和另一位老伯的护理,“彭女士出院的那天,我搀扶着彭女士走出病区门口,全体医护人员像‘嫁女’一样,为她开心鼓掌。”
别的支援人员,一批批返回,她被留到最后,直至最后一名境外输入病例治愈出院。3个多月中,车群兴只回过一次家。虽然20岁的儿子从来没夸过“母亲了不起”之类的话,“但是感觉儿子明显长大了,很多事情都会自己处理。”
“5月14日那天,她终于要从二院撤回,我们问要不要去接,办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她说不要麻烦组织了,这是一件小事。”吴小燕说,“她怀有一颗平常心,对工作上心,对形式上的东西不太在意。”
回望过去20多年的工作和今年的抗疫经历,车群兴觉得,这一路走来,没有遗憾,尽己所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份荣耀。同时,她也将家庭料理得很好,全家人彼此支持、互敬互爱,十分融洽,很多人会向她取经,她的回答就是:“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就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她这样支持家人,家人也同样如此回报于她。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玮玮
◆图+2/记者 文波
◆编辑:沙玉兰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