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文旅集团与全国性“美丽新乡村”平台达成合作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通讯员 梁展宏 发布:2025-11-07

携手行业优秀企业,共筑乡村振兴新生态。11月4日,广东中山文旅集团与全国性农村房屋盘活与信息平台“美丽新乡村”(北京)平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举行。此次两家单位跨区域联手合作,标志着由中山文旅集团开发运营、全省首个闲置农房数字盘活公益平台“美丽乡居”与京津冀成熟乡村资产运营模式实现了进一步探索融合。

中山文旅集团签约代表李小松与美丽新乡村负责人刘让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除了本次签约合作外,本次“美丽新乡村”还携知名酒店集团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文康旅资深专家到我市南区街道、南朗街道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探索中山优质侨房、村居物业“资源 + 运营 + 产业” 协同发展、助力中山“美丽乡居”走向全国的新路径。

建立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

推动“沉睡资产”向“美丽经济”转化

作为广东省首个开放式闲置农房盘活数字平台,中山“美丽乡居”自今年 9 月底上线以来,以“全民共建、免费上传”模式构建起覆盖个人农房、集体侨房、公有物业的全域资产数据库,目前已录入来自全市数百套个人自建房、侨房、经联社物业,年内计划上线千套优质闲置房源。其 “政府指导、国企建设、市场化运营、公益免费”的定位,与北京 “美丽新乡村” 深耕多年形成的“筛选 - 设计 - 改造 - 运营”全链条服务体系高度契合 ——后者已汇聚全国多位设计师资源,在京津冀落地多个闲置农房盘活项目。此次引入华住集团到中山进行考察,更进一步强化了其“运营资源整合能力”的核心优势。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推进三方面领域协同:一是建立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美丽新乡村”不仅将导入京津冀、长三角客源与投资渠道,还将联动华住集团等合作企业资源,为“美丽乡居”平台定向输送乡村旅居、康养项目的标准化运营需求;二是共建“资产活化服务包”,整合“美丽新乡村”的规划设计、装配式改造技术与“美丽乡居”的数字化匹配能力,针对此次考察重点关注的侨房、景区周边物业,提供从上线展示、方案设计到运营落地的全周期解决方案建议;三是联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争取在中山侨房、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的区域试点“数字展示 + 精准招商 + 业态植入”一体化模式,推动“沉睡资产” 向“美丽经济”转化。

实地考察中山乡居资源

精准对接国内资源提升盘活成功率

在完成签约仪式后,“美丽新乡村”团队特别邀请华住集团相关负责人,在中山文旅集团“美丽乡居”平台负责人的陪同下,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中山乡村资源深度考察。考察组先后走访南区街道、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石岐孙文西路步行街、从善坊等重点区域,实地踏勘了多个存量侨房院落与景区周边意向改造项目。

考察组走访。通讯员供图

在南区街道,考察组一行详细了解了恒美、沙涌、北台、曹边等自然村的侨房建筑特色、产权构成及周边配套资源,并与南区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现场进行深入交流,重点探讨南区侨商文化二次挖掘包装、商学院培训、旅居慢养等业态融合可能性。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考察团一行则围绕孙中山故居景区辐射范围内的翠亨村连片数十套闲置农房、中山影视城,与中山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深入探讨商业合作模式与物业盘活细节。

马公纪念公园南源堂博物馆项目引起了考察团一行浓厚兴趣。通讯员供图

对此,美丽新乡村战略顾问、国内文康旅行业资深专家、北京知名大学特聘讲师邓勇在本次考察中表示,中山乡村资源兼具历史名人效应和岭南文化底蕴与大湾区区位优势,与其手头掌握的不少社会资源需求有契合。例如,马应彪侨商报国的历史背景以及马公纪念公园南源堂博物馆项目,就非常适合探索打造成当代民族商业品牌出海培训的商学院,成为全国各地企业家在大湾区培训的一个办学培训落脚点。他期待通过此次三方联动考察,为后续探索标准化与在地化结合的乡村运营方案。

美丽新乡村负责人向南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存量侨房盘活情况。通讯员供图

“中山的乡村资源众多,但长远必须实现往外走,才能更高效地盘活。此次合作打破了地域资源壁垒,更通过前期的实地考察与企业联动,实现了多方资源势能叠加。”广东中山文旅集团美丽乡居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战略合作从前期考察到正式签约的全流程,是中山文旅集团助力百千万工程从“单打独斗” 向“抱团发展”,从 资源对接向产业融合的积极尝试。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推动中山乡村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市场及全国优质产业资源高效对接,为中山“百千万工程”提供数据支撑与实践范本。

在翠亨村,美丽新乡村负责人与孙中山故居景区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片区农房事宜。通讯员供图

北京“美丽新乡村”平台负责人刘让喜则表示:“目前美丽乡居平台已经与美丽新乡村平台实行了互联互通,美丽乡居房源将在全国专业细分平台进行精准推广和引流,让国内更多人了解中山乡居事业。同时,借助美丽乡居的全民共建基础与中山丰富的乡村资源,我们的成熟运营模式有望更快落地珠三角,让中山乡村盘活从‘有业态’向‘优业态’升级,形成可复制的跨区域协作经验。”


编辑  张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