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处于关键阶段,中山正举全市之力遏制疫情发展态势。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第一时间统筹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响应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部署,及时号召广大退役军人以“退役不褪色”的担当和“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在防蚊灭蚊、环境整治一线筑起坚实的“迷彩防线”,全力以赴打赢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歼灭战。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超过5000名退役军人主动请缨,投身疫情防控战场。累计清理蚊虫孳生地、卫生黑点和积水点6.8万处,清运垃圾130吨,入户宣传9.4万户,派发防疫物资及宣传单张12.8万份。在广大退役军人的示范带动下,社会面防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显著提升,形成了全民参与防控的良好局面。
闻令即动
24小时组建“战蚊先锋队”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响应号召,向全市退役军人发出倡议,提出“三个迅速”工作要求:迅速组织志愿服务力量下沉一线、迅速配合开展环境整治和蚊媒消杀、迅速参与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高效行动,依托现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24小时内组建多支“战蚊先锋队”。其中,东凤镇紧急召集退役军人成立“防蚊攻坚队”下沉社区防疫;黄圃镇组织退役军人启动“网格包联行动”覆盖全镇村居防疫;三角镇深夜集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进驻城乡接合部重点区域防疫。
冲锋在前
构筑“三位一体”防控屏障
在防控一线,退役军人志愿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形成“环境整治+药物护航+科普入户”的三位一体防控模式,精准施策防传播。
环境整治中,退役军人化身“清障尖兵”,对蚊虫孳生地展开“地毯式”清理。古镇镇退役军人突击队划分28个“微网格”每日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整治卫生死角、清运垃圾;南头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攻坚“厂区+居民区”交织区域,严格落实“灭蚊虫、清垃圾、排积水、填水坑、撒蚊药”五要点,全方位清理杂物堆积点;西区街道退役军人志愿者联合物业力量,及时拆除乱搭乱建、清理积水点,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链。
科学消杀环节,退役军人展现专业素养。港口镇退役军人志愿者身着全套防护装备,背负电动消杀设备对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重点区域实施每日3次消杀;南区街道退役军人志愿者针对闲置厂房、废弃工地开展“卫生死角清零专项行动”,累计完成18处高风险区域深度消杀;小榄镇队伍延伸至工业园区,对企业车间、原料仓库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消杀,指导42家企业建立“每日消杀台账”。
宣传入户时,退役军人用亲和力赢得群众信任。横栏镇退役军人志愿者创新“老兵讲堂”入户模式,结合军旅经历讲解防控知识,累计发放防蚊手册1500余份;古镇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排查宣传同步走”,4天内入户650户,解决群众疑问280余个;三乡镇退役军人志愿者顶着高温深入12个行政村,派发灭蚊片、宣传单,现场演示科学投放方法;石岐街道民生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与社区干部划分380个“攻坚网格”,逐户排查积水容器,协助监测蚊虫密度,用耐心沟通赢得群众广泛配合。
平战结合
最大限度发挥退役军人作用
立足“平战结合”的工作思路,在日常队伍建设与急难险重任务中实现退役军人作用发挥无缝切换、高效释放。不仅在“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中常态化激励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经济发展,推动退役军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而且在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等“战时”考验来临,迅速号召退役军人冲锋在防蚊灭蚊、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一线,将退役军人“五种力量”转化为阻击疫情、守护平安的突击战斗力。通过“平时筑基、战时亮剑”的模式,让退役军人在常态化工作中彰显价值,在突发事件中凸显担当,为我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筑牢“迷彩屏障”。
下一步,中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坚持不懈常态化推动广大退役军人在疫情防控、“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以更加精准有力的举措为守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推动中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包凯莹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