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淳||江津红嘴鸥(地理/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黄淳 发布:2023-08-04

几水微澜红嘴鸥

江风习习,送来晚秋丹桂飘香。一群红嘴鸥不知从何而来,降临长江之滨的江津城,聚集几江大桥江面,时而随波逐流,时儿鼓翼翱翔。

红嘴鸥很乖巧,嘴角暗红色,脚趾橙红色,尾羽灰白色,洁白双翅舒展开来,翼尖镶嵌着一圈黑亮羽毛。

人们从风景如画的滨江大道来到江畔鹅卵石滩,惊喜地发现这些小精灵不仅不惧人,而且还用敞亮委婉的鸣叫吸引来往行人,仿佛是在打招呼,“你好,我来了,交交朋友吧!”

来到江边的人当然想与可爱的小精灵打个招呼,也想仔仔细细地观赏这群远方来客的俏丽羽姿,还想与它们零距离亲密对语。

我带着照相机来到江边,既想拍红嘴鸥,也想拍拍涌到河滩来看红嘴鸥欣喜倍加的市民们。

“爷爷,你不是当过生物老师吗,你应该知道红嘴鸥的老家在哪里,你给我说说吧!”一位小姑娘双手摇摇身边戴眼镜的老大爷说。

“红嘴鸥啊,它的体形和毛色与鸽子相似,又叫水鸽子。红嘴鸥放嗓鸣叫起来,像似笑声,也有人称它笑鸥。红嘴鸥生活在江河、湖泊、海湾,很会捕食鱼虾,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钓鱼郎。红嘴鸥分布很广,在世界各国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它。”

“红嘴鸥是候鸟,它有两个家,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一到秋末,要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过冬,春天来了,就要飞回老家。据我国鸟类科考队考察,迁徙我国南方的红嘴鸥,大多来自俄罗斯贝加尔湖,或者西伯利亚维柳伊河畔。也许,这群红嘴鸥就是来自那些地方。”

老大爷在讲,小姑娘在听,身边的人也在听。

有人说,红嘴鸥喜欢山清水秀的地方,江津绿化美化搞得好,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它当然要来哟。还有人说,红嘴鸥喜欢捕食鱼虾,江津禁渔工作抓得扎实,长江里的生态鱼多了,它当然喜欢停下来哟。

红嘴鸥长期生活在人烟稀少的荒野水泊,经过江津,看到城市建设得这么好,园林绿化得这么美,而且没有浓烟,没有雾霾,它也想多停留几天,仔细观赏这里的好景致。

红嘴鸥喜欢近水而栖,也喜欢伴景而驻,一路飞来看到江津有八座长江大桥,还有两座在新建,这么多大桥飞越两岸完全是人间奇迹,也许它也觉得很惊奇,也想伴随大江彩虹多留留倩影。

江津是重庆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历史文化名人:江渊、钟云舫、吴芳吉、聂荣臻,还有十几位两院院士等等。

江津是书香之城、诗联之城,也是西南重镇、长江要津,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寓居江津、拜访江津,也曾留下不少千古佳句。

唐代文学家、仙宗十友之一陈子昂乘舟过江津,也许正遇红嘴鸥飞越此地,远观盛景受之启发,才留下了《过巴龙门》千古绝唱。“……长窦画五里,婉转若嵌空。伏湍煦前石,瀑水生轮风。流动无昼夜,喷薄龙门中。”其中,凸嵌江心的龙门前石,就是红嘴鸥夜宿之地。

南宋诗人、石湘居士范成大也就遗憾了。风雪之夜乘船过江津熟睡不起,虽说其时红嘴鸥早已飞往滇池,就算没飞走仍在几水江畔,他也欣赏不到这一盛景。还好,为弥补熟睡过头之遗憾,仍留下了《过江津县睡熟不暇稍船》一诗:“西风扶橹似乘槎,水阔滩沉浪不花。梦里竹间喧急雪,觉来船底滚鸣沙。”

江津有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现代制造业基地,江津有重庆最大的现代农业园区,江津有重庆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江津是中国有名的柑橘之乡,江津出产富硒粮油、瓜果、蔬菜农产品。也许,这群小精灵想飞遍江津的山乡田园,去看看稻菽掀起千重浪,去闻闻万顷花椒飘异香,去品品橘乡锦橙甜如蜜,去听听农家小院欢声语。

红嘴鸥一路飞来,也许去听过西少林禅寺晨钟暮鼓与悠悠仙乐在山间回荡,也许去过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石门大佛慈祥和蔼的贴金雕像,也许飞越过国家5A级风景区四面山与银瀑丹壁碧林间的鹭鸟姐妹亲密对过语。

红嘴鸥又叫笑鸥,也许酷爱音乐,听到了如醉如痴的美妙乐曲才有了笑声,才有了笑鸥之名。来到美如画卷的万里长江第一路滨江大道,好客的江津大妈们一定会把最好的音响打开,一定会播放最优美的乐曲,一定会身着最酷彩装翩翩起舞,热情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也期盼酷爱音乐的红嘴鸥年年来、常常来。

江津是富硒长寿之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与长寿有关。红嘴鸥也许已经感受到了长寿之乡的魅力,多来长寿之乡,多饮长寿之水,多食长寿之物,可让大自然能有更多悦耳笑声。

几水微澜红嘴鸥,银羽亮翅戏江头;津城百姓喜相聚,盛世美景千古留。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