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政事·一周 | 中山:激活城乡经济动能 书写暖心民生答卷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江慎诺 发布:2025-05-19

又到说政事·一周,中山发生哪些新鲜事?

过去一周,中山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为统领,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韧性突围、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多点突破,呈现出顶层设计与基层活力“上下同频”、经济动能与人文温度“双向奔赴”的高质量发展图景。

市委书记郭文海以实地调研、专题培训班开班动员、靶向开展工作部署为抓手,推动干部队伍能力跃升与群众共建共治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在初见成效之年实现目标注入强劲动能。中山企业在复杂外贸环境中以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破局突围,彰显“中山制造”的硬核韧性。家庭教育、防灾减灾、助残扶弱等民生活动,更以精细化治理织密城市幸福网络,诠释现代化治理的“中山样本”。

推进“百千万工程”有路子也有闯劲

5月13日,中山市“百千万工程”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举行。市委书记郭文海在会上采取随机点名发言方式,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互动交流,听取基层“百千万工程”做法成效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次开班动员一改“我讲你听”模式,是一场“一对一”交流互动的“畅所欲言”,更是一场上下同心“头脑风暴”的深研细探。

会上,郭文海针对当前各村(社区)的资源禀赋精准提问,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回答也是“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充分反映出中山坚定不移打赢打好转作风的显著成效,也让中山在迈向“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走好脚下的路,更添几分底气。

南朗街道崖口村稻田上,鹭鸟云集。记者 王云 摄

当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行家里手,主动作为、敢闯敢想、奋勇争先;当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持续释放,群众纷纷唱起“主角戏”,我们相信,一幅“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的实景图将在中山越绘越美丽、越绘越出彩,绘出群众鼓起的“腰包”,绘出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相关链接>>>

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召开:紧盯短板弱项 狠抓工作落实 推动中山“百千万工程”迈向一流

市“百千万工程”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开班

开班动员第一课!郭文海激励干部做“百千万工程”行家里手

郭文海到石岐街道调研“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孙文西路步行街商业业态

突围发展有信心更有底气

尽管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外贸形势变化多端,但中山企业依旧稳稳跑出发展“加速度”。位于横栏镇的中山市多美化工有限公司新工业园内,瑞士进口的PSG全自动软管生产线以每分钟125支的速度生产着牙膏管,机械臂精准地将管子送入质检区。这家企业乡镇小厂成长为“全球日化智造标杆”,定下了2025年外贸产值增长45%-50%的目标。这个在年初看似激进的数字,如今已成为生产线昼夜运转的注脚。

势不可挡的发展劲头,在东凤镇同样可见。5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最前沿 China Econ Frontiers》栏目将镜头对准中山市东凤镇,聚焦当地企业如何在复杂贸易形势下破局前行。广东美尼亚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山企业在困境中突围的鲜活缩影,出现在镜头里。这家企业在东凤镇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的帮助下主动求变,将产品与营销策略迅速调整,发展空间不断拓宽。通过东凤镇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员企业发布的空气净化器视频吸引美国客户下单3000台,商用净化器视频促成巴基斯坦客户采购8000台。

央视栏目将镜头对准东凤镇。央视官网截图

为更好帮助企业在前方“冲锋陷阵”跑出发展“加速度”,中山火炬高新区以一份诚意满满的“开业大礼包”,打响营商环境改革“升级战”。这份礼包来自上百家新办企业“成长烦恼”的梳理,汇集了房屋租赁备案、知识产权申请等高频事项,以及新质生产力培育政策、银行金融服务手册等内容,是一份货真价实的“创业锦囊”。同时,它还是“云上管家”的化身,让企业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政策更新推送服务。

火炬高新区首份“开业大礼包”递送至企业手中。火炬融媒供图

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始终是中山优化营商环境的初心。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中山一方面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指南集成打包送给企业,另一方面通过数据共享破除部门壁垒,实现政策申报等服务的“一窗受理”,让企业家对发展有了更多“确定性预期”。而这,也正给予了中山企业面对复杂形势坚定突围的勇气与力量。

相关链接>>>

多美化工:昔日横栏小厂长成“全球日化智造标杆”丨外贸破局 企业探路

央视关注!中山东凤企业抱团“出海”破外贸坚冰

中山火炬高新区首发“开业大礼包”,解决新办企业“高频痛点”

城市治理有温度更有质感

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和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和全国助残日……围绕这些节日,中山精心组织了众多活动。

困难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赠送仪式。记者 缪晓剑 摄

其中,中山启动了家庭教育宣传周和防灾减灾宣传周两大主题活动,凸显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与普惠性。家庭教育宣传周通过将近180场线上线下家庭教育活动,以“中山周末家长课堂”、亲子早教等形式深化家风建设,同时组建由53名教师、家庭教育从业者等组成的中山家庭教育咨询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一对一”答疑解惑等,将科学育儿理念传导给更多家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教育功能,更与防灾减灾宣传周形成呼应。防灾减灾宣传周采用“五进”方式,通过应急救援培训、消防演练、主题趣味活动等多元化活动,将安全科普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了解到、记得住,不断提升市民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家庭-社区-城市”联动的安全网络。值得注意的是,两场活动都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机制创新,如企业捐赠助力困境儿童帮扶、社会组织参与安全培训,体现了中山在民生领域构建多元共治生态的实践路径。

黄色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可为视障人士过马路提供帮助。记者 缪晓剑 摄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山在中心城区6个路口启用首批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让盲人放心迈步。同时,中山市特殊学校举办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的艺术成果展演,让普校与特校学生共同演出,搭建起理解与包容的桥梁,向社会传递“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中山还召开了全国助残日主题大会,启动2026年度“扶残助残十大行动计划”“中山+记者帮办 助残微光小店”公益项目等,用一项项切实行动,为残疾人士送上城市的温暖关怀。

相关链接>>>

中山首批智能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已“上岗”!视障人士现场体验→

中山市庆祝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主题大会

中山2025-2026年度“扶残助残十大行动计划”发布

评论丨丰富助残扶残服务 城市文明可感可触

体验感“拉满”!中山防灾减灾主题活动 “玩” 出新花样

【栏目策划】 吴森林 黄凡 查九星
【本期整理/点评】 江慎诺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民革广东省委会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
原创 13692人浏览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