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祝福”手语歌系列① | 他们用手语“唱”国歌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5-01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4月30日上午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内
雄壮的国歌声响起
学校800多名师生
齐聚操场举行升旗仪式

庄严肃立的队伍中
听力部的师生尤为引人注目
50多名学生
跟着老师的节奏用手比划
以统一规范的手语“演唱”着国歌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巫晓丹表示,国家今年公布了国歌的统一规范手语,以方便听力障碍人士在重大场合用手语“演唱”国歌。特别是今年3月初,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仪式奏唱国歌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用手语“演唱”国歌的一幕,更深深震撼了听力部师生的心。

手语无声,爱国情深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听力部这个学期起
也统一教授通用手语国歌

无论是一年级刚入校的小学生
还是学业繁忙的高中部学生
目前已全部学会通用手语国歌

此外,老师们还用手语教了一些经典红歌,如《我和我的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这些普通人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歌曲,当中大量的专有名词是手语歌的最大难度所在。

“把歌词翻译成手语,不是一个个词对应着直译。我们老师要把一整句歌词,或一小段的完整意思,用生动、准确的手势来诠释;而且还要告诉学生歌曲的意思,帮助他们理解和记住歌词。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让学生在红色经典中学党史、接受熏陶。”巫晓丹说。

手语歌词学会了,还有歌曲的节奏、中间间奏等只能用心默默数节拍;一个集体共同用手语“演唱”,则需要老师作指挥,才能做到集体动作、节拍等步调一致。即使手势相同,但情感内容不同的歌曲,也需要用不同演绎方式。

譬如《我和我的祖国》,动作需要缓慢舒展才能充分表达歌曲里的深情。而国歌,则需要动作坚定有力,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勇敢、团结的气势。

不同的人爱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灵活的指尖、挥舞的手臂
每一首歌曲
都凝聚了师生无数遍练习的心血
手语演唱的国歌虽“无声”
但流淌的是师生心中的爱国深情

今天起,中山+将陆续推出
由中山特校师生
表演的“无声祝福”手语歌系列
欢迎大家一起学手语、唱经典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慧
◆图/记者 文波
◆视频摄制/黄艺杰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