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雷特:凭“工业母机”成机器人产业的“幕后智造者”丨乘“机”而上 “智”启新程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见习记者 方馨娉 张景天 发布:2025-11-17

【开栏语】

近日,市委书记郭文海到翠亨新区调研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大力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为展现我市机器人企业风采,树立产业发展标杆,加快机器人产业在我市集聚,营造良好氛围,中山日报、中山广播电视台、“中山+”客户端推出《乘“机”而上 “智”启新程》栏目,通过深入一线探访,聚焦中山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情况、产品、技术优势、应用领域及产业发展环境等主题,全面展现中山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敬请关注!

走进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雷特”)的生产车间,金属切削的精准声响与机械臂的有序运转交织。工程师们站在工业操作平台前,简单触摸屏幕,屏幕上机床坐标、工作坐标、辅助功能便逐一显示。

车间里的工作人员。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作为国内少数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装备双研发体系的企业,迈雷特不仅是“工业母机”的诞生地,也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加工能力的“赋能源”。这里不直接生产机器人,却凭借每一台数控机床的匠心制造,为机器人产业筑牢“智造底座”。

机器人产业的“幕后智造者”

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自主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专注定制化的多轴联动数控系统及配套机电产品、全齿形数控齿轮加工方案、专精细微钻孔成套加工装备技术,致力于为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汽车、航空航天、精密模具、减速机、新能源及医疗器械等行业提供整体生态制造链解决方案。

迈雷特是机器人核心配套企业。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无论是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还是扫地机器人等专业服务型机器人,只要机器人需要通过执行端实现动作,它就可能要用到我们的产品。”在生产车间,中山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总顾问肖利伟指着一台运作中的齿轮加工机床介绍,相较于传统设备,企业自研机床将齿轮加工效率提升8倍,加工精度达到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大幅缩短机器人核心传动部件的生产周期,并完美适配机器人高精度传动需求。

据肖利伟介绍,作为机器人核心配套企业,迈雷特不直接生产机器人,但其生产的工业母机是机器人关键部件制造的“刚需装备”:机器人减速器、执行机构,以及“手脚”传动所需齿轮,均需通过这些工业母机精准加工,才能为机器人运动功能提供基础支撑。同时,迈雷特与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还形成双向赋能:自身生产环节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覆盖零件加工、检测流程,以机器替代人工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加工精度;其数控系统、智能装备等产品,更能助力客户快速搭建智能产线,实现少人化甚至无人化生产,推动“黑灯工厂”转型。

以“让制造变得更简单”为理念,迈雷特正通过高端数控系统与智能装备的创新突破,为机器人产业从“0到1”的技术创新、“1到N”的规模化量产筑牢装备根基。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深度切入汽车制造、机器人生产等关键领域,更远销美国、欧洲、南美等海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市场高度认可。

给工业母机装上“智慧大脑”

“我们为什么叫‘迈雷特’?‘迈雷特’(MLT)的字母对应着我们的核心方向:M代表Machine(机械)和Machine Tool(机床),是我们深耕的装备制造根基;L代表Learn(学习),指向机械学习的技术探索;T则是Technology(技术),凸显我们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定位。”肖利伟介绍,这份从创立之初就锚定的“机械+学习+技术”路径,如今正转化为企业“软件定义制造+硬件精准落地”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内仅有的三家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装备双研发体系的企业之一,迈雷特正用自主技术为工业母机装上“智慧大脑”。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工业母机’,那我们的数控系统就是决定其精度与效率的‘大脑’。”向记者解释时,肖利伟用了个生动的比喻。目前国内大部分数控齿轮机床还在依赖国外数控系统,如果一台数控机床没有自主可控的数控系统,就好比人没有自己的大脑,只能跟着别人的指令走,关键时候还可能“卡脖子”。

正是瞄准这一行业痛点,迈雷特在数控系统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研发出工业安卓智控系统,为“工业母机”装上“大脑”,让各台数控装备之间互相链接,实现各项数据“云端”处理。这一智能制造与服务平台贯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包含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管理等环节都采用智能化工业软件,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与服务。

迈雷特的车间。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多数同行企业或只有软件能力,或仅具备硬件实力,而我们实现了软硬件深度融合,二者相互赋能、持续迭代升级。”肖利伟表示,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是“软件大脑”,配套生产的智能装备是“硬件躯体”,两者无缝协同,只需输入相关参数,设备就能精准启动加工,完美适配高端制造的定制化需求。如今在迈雷特,工业母机有智慧、高端制造更高效,正成为生动现实。

创新筑基拥抱产业浪潮

作为深耕核心技术创新的企业,迈雷特已累计申请及拥有核心专利技术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9项、国际PCT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92项。拥有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精密齿轮柔性制造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智能齿轮装备与系统工程技术中心、智慧控制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研发创新平台,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此外,公司还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重点小巨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齿轮行业最具成长性企业”等称号。

迈雷特展厅内陈列的产品。见习记者 张景天 摄

在肖利伟看来,当前机器人产业的两大显著发展趋势,正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广阔新机遇:一是人形机器人成为新增长点,其减速、执行机构等核心部件对齿轮等精密零件需求旺盛,推动上游加工设备迭代升级;二是智能工厂建设加速落地,“黑灯工厂”已成为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的智能装备业务占比也逐年大幅提升。”肖利伟透露,未来,迈雷特将紧扣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软硬件结合”核心优势,加大机器人领域专项产品研发投入,持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优化市场销售布局,强化与机器人产业客户的精准对接;重构制造环节产业链条,提升配套响应效率,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高效、高精度的工业母机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向智能工厂转型。

【统筹】吴森林 付陈陈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