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棒垒球项目开赛不足一个月,10月29日,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内一片繁忙景象。中心1号棒球主赛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对新增设的临时座椅进行最后的调试与检查,金属部件碰撞的清脆声响与工人间的交流声交织,为这座即将迎来全国顶尖赛事的场馆增添了几分紧张与期待。

场馆升级:
赛事配备与流程精益求精
广东熊猫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策划总监刘锋站在临时看台旁,指着整齐的座椅介绍:“为了让更多观众能现场感受赛事氛围,我们在1号棒球主赛场原有看台基础上,额外搭建了 900多个临时座位。”他俯身敲了敲座椅连接处,“这些座位从10月初进场搭建,现在细节都已打磨到位,就等相关部门验收,一通过就能立刻投入使用。”
除了观众席位,赛事保障设施也在同步完善。“你看周边的临时棚房,总共2000多平方米,马上要摆上办公家具、通上强弱电。”刘锋介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到时候就在这里办公,得提前把所有需求都考虑到。”
对于棒球场的“灵魂”——红土,赛事承办方格外重视。据刘锋介绍:“棒球场对土质的要求很高,下雨、暴晒都可能影响比赛。我们专门根据大湾区的气候特点,配比了不同成分的红土,不管遇到什么天气,都能保证场地状态稳定。”他还提到,1号场自2019年投入使用后,草皮出现了轻微老化,这次也全部更换成新的人工草,“现在三个场地的硬件,完全能承接国际级赛事。”
而3号棒球场的“国际配置”同样亮眼。“灯光是从美国进口的,晚上比赛亮度特别均匀;草皮来自荷兰,脚感和天然草很接近;地下排水系统畅通,下大雨也能快速排干,不会影响比赛。”刘锋笑着补充,“整个场馆 5G 信号全覆盖,观众拍照、直播都很顺畅。”
在赛事流程筹备上,棒垒球竞委会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流程推演与优化。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干事、中国棒球协会副秘书长、十五运会棒垒球竞委会副主任丁峰表示,如此重大的赛事在细节上要把控到“分钟级”,比如球队从更衣室到赛场的时间、热身区域的轮换安排,都要精确到一分钟以内。
志愿者培训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这次志愿者大多是当地学生,热情很高,但对棒球赛事保障不太熟悉。”丁峰说,必须通过系统培训,让他们知道怎么引导观众,怎么配合赛事调度,“11月1日器材全部到位后,我们会启动全方位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专业上岗。”

周边配套:
小榄全方位迎接八方宾客
看着如今的棒球基地,丁峰忍不住感慨中山棒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我最早来中山棒球基地,这里还只是个青少年练习场,后来扩建成标准球场,现在变成拥有三个标准场地的基地,硬件全面升级。”他相信,这次全运会后,中山的棒垒球运动会发展得更好。
为了让观众有更佳的观赛体验,中山市小榄镇更是提前“备战”。中山市小榄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副主任、十五运会棒球竞赛处副处长张宏齐介绍,小榄镇9月启动了“百日攻坚行动”,不仅整修了场馆周边的道路,还整治了餐饮、住宿区域的环境,“据估算,从西环高速下来,5分钟就能到球场;走105国道或者西环小榄支线也很方便,不会堵车。”
住宿方面,小榄镇专门配套了三家酒店,让运动员、技术官员住得舒服。而对于观赛游客,张宏齐更是热情推荐当地特色:“一定要尝尝东升脆肉鲩,肉质特别紧实;小榄菊花宴也很有特色。”
除了美食,小榄镇的文化景点也值得一逛。“高沙会堂保留了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很有年代感;高沙社区作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传承红色基因;小榄粮仓现在改成了文化空间,在那里喝咖啡很惬意。”张宏齐表示,希望大家看完比赛,也能感受小榄的风土人情,收获美好的观赛和文旅体验。
据了解,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棒垒球项目将于11月10日至20日在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举行,9支队伍将在此角逐2枚金牌。目前,场馆设施、赛事流程、周边配套等各项筹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中,中山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全国性的体育盛会,努力为参赛选手和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赛事体验与难忘的文旅之旅。
【统筹】闫莹莹 徐钧钻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