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整改致蚊虫孳生,全市多家单位被依法处罚!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张倩 发布:2025-09-27

当前,中山正处于蚊媒疫情防控关键期,全市上下积极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全力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然而,仍有部分单位存在主体责任意识薄弱、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自《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蚊媒预防控制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实施以来,全市累计出动卫监执法人员14925人次,共检查单位7384家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2277份,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108份,作出行政处罚38宗,推动绝大多数问题立行立改,近期,市人大常委会也组织四个监督工作组分别前往石岐、东区、南区、开发区、沙溪、三乡、南头等多个镇街开展专项检查,目前,市卫生健康局对未如期完成整改的单位依法开出3张涉及罚款的行政罚单。

9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四个监督工作组分别前往多个镇街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组由市人大代表、市卫生健康局专业人员共同组成。记者 张倩 摄

检查是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市委重要部署,推动《决定》落地的重要举措,检查组由市人大代表、市卫生健康局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检查中,疾控人员在部分小区重点区域发现多处成蚊活动和阳性积水,其中阳性积水内存在即将羽化的白纹伊蚊幼虫,蚊媒密度已对周边居民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对部分整改不彻底的,执法人员当场开具了相关执法文书。

“此次处罚并非目的,而是要通过刚性执法传导压力,推动责任主体切实履行蚊媒防控义务。”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翠萍在现场强调,小区物业作为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存在明显的监管漏洞,同时反映出部分居民、单位、企业及社区组织在蚊媒防控措施落实上仍存在不足。“我们执法的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管理者重视蚊媒孳生地清理,推动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李翠萍呼吁,全社会要以此次事件为戒,主动参与“翻盆倒罐”,共同营造安全无蚊的居住环境。

监督工作组依法开出行政罚款。记者 张倩 摄

据了解,今年广东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以下简称“两热”)疫情形势严峻,中山已出现输入性及本土关联病例。这两种传染病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其繁殖速度快、传播能力强——单只雌蚊一生可吸血6-8次,每次产卵300-600只,且偏好在花盆托盘、闲置容器等清洁小型积水中繁殖。

针对“两热”防控,李翠萍向市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清积水”,积水是蚊虫滋生的“温床”,及时清理积水能有效减少蚊虫繁殖,市民朋友可定期清理房前屋后、阳台、浴室、厨房等容易积水区域,将盆盆罐罐倒扣放置;

疾控人员在小区发现的其他成蚊和阳性积水。受访者提图

二是“清垃圾”,及时清扫落叶、废弃包装等易积水垃圾,减少蚊虫藏匿空间,家庭和个人积极参加环境卫生整治,共同维护家园的整洁与卫生;

三是“防叮咬”,重点检查家中阴暗角落,必要时采用化学灭蚊手段。台风天、雨天后是室内蚊虫活跃期,建议安装纱门、纱窗,阻隔户外蚊虫,睡觉时使用蚊帐,防止成蚊入侵,外出时可涂抹驱蚊水加强个人防护。

市人大代表佘倩全程参与了专项检查。她表示,参与蚊媒防控监督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就是为《决定》落地“护航”。“人大代表既是监督者,更是参与者,我们将通过实地检查、问题反馈、跟踪督办,推动各责任主体落实整改,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佘倩呼吁,广大市民要积极配合蚊媒防控工作,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共同筑牢中山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编辑 王欣琳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文化和旅游部国庆、中秋假期出游提示
原创 21657人浏览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