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聚焦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共产党员胡静。在医院工作的16年中,她一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将救死扶伤与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位在患者心目中“一直都在”的白衣天使。
通过胡静医生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我们能够一窥精神卫生领域的真实面貌——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饱含希望的领域。在这里,众多如胡静般的医者,都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岁月,用坚守与执着将医者仁心深深镌刻在每一个繁忙的日夜之中。
“我知道您一直在”
夜深了,11点的院区静悄悄。小陈躺在床上看着空空的天花板,一股莫名的情绪又爬上心头。他因抑郁症入院治疗已半月有余,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在胡静医生的治疗下,整个人渐渐松弛下来,平时也能够跟其他患者们谈笑风生。但是每到深夜,恐惧总是又爬上心头。
他突然站起来,告诉护士:“胡医生呢?我要找胡医生!我心里好难受!”
护士告诉他:“胡医生昨晚才值的班,现在估计回家休息了”。
小陈不安地抓着栏杆,用微弱却坚定地声音告诉护士:“不,她在的,我知道,她肯定在的。”
护士带着小陈敲响了胡静办公室的门,果然房间里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进来。”小陈打开房门,就看到了一张温柔的笑脸,“怎么了?来吧,跟我说说。”
“胡医生,我就知道,您肯定在的!”
胡静医生在工作中。
用医术与温暖唤醒患者的生命之光
23岁的小青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初次来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时反复自伤、自杀,曾多次因过量服药至ICU抢救,被抑郁情绪折磨多年的她,面对生活总感到心灰意冷。看着这个年轻女孩手臂上的累累伤痕,胡静心如刀绞,她带着科室工作人员为患者制定了一套综合性多层次的抗抑郁治疗方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结合MECT治疗,每周1次的心理治疗,同时辅助进行了中医治疗、正念训练、生物反馈治疗等。以技术驱散病魔,用温暖唤醒希望,住院1个月后,小青症状明显缓解了。出院时,她感激地说道:“医生,是你们给了我活下去勇气,让我知道人生还有盼头,明天还会有希望。”
出院后,小青在医生叮嘱下坚持到门诊规律随访,进行巩固治疗,最终顺利回归社会和职场,还成为了一个三岁小女孩的母亲。每次在朋友圈看到她们一家人幸福合影时,胡静都由衷地感到欣慰。
精神卫生工作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使得精神卫生工作者往往要投入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更多地包容、理解和尊重患者。
小李是一名身患精神分裂症多年的患者,有一次因意外发生车祸做了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的他行走不稳,无钱修补露骨,饱受外伤性癫痫的困扰。来到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时,看着近500元的医药费用清单,他手足无措,最终忍不住向主管医生胡静哭诉起自己的不幸。
沉重的疾病负担,让本不富裕的他不堪重负,感觉已经看不到人生希望。胡静没有打断他,也没有不耐烦,更没有“到点就走”,而是秉承着一颗医者的心,一遍一遍为他想办法。
当胡静发现他符合条件但没有申请特定病种社保报销,马上告诉他,中山有该项保障政策,并积极协助他办理了相关手续。看着“黄本”在手、由悲转喜的小李,胡静深深感动于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同时也深感肩头的责任重大,她常想多一份责任心,世间可能就少一分苦难。
胡静(右一)在工作中。
以教为乐,积极培育后备力量
精神卫生事业的进步,需要不断有更多的后备力量加入到其中。自2015年担任科室教学秘书以来,胡静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坚持组织科室新入职同事们一起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将“踏实奉献、不断进取”的精神践行到日常工作中。
她于2016年3月至今,协助医院科教科等部门完成了多批精神科医师的转岗培训工作;取得广东省认证的规培医师资质以来,共带教规培生十余名。2022年教师节,曾经带教了半年多的规培生给胡静发来感谢微信,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期毕业并入职了珠三角某医院,他在微信里激动地表示:“您以临床实践为先导的教学方式让我获益良多。在入职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的每个问题,都让我想起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时跟着您深入探讨病例,亲身实践诊疗的场景。在您的‘实践派’带教下,不知不觉我也成长了很多,没有您的指导,估计很难有现在的好成绩。”
看着现在正在科室实习的医学院2021级精神卫生专业的同学,带教计划已经做好,各项带教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胡静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同学们的成长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她只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到同学们成长和进步。
坚守临床一线,展现医者风采与担当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胡静坚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磨炼临床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她曾多次荣获医院病历书写比赛奖项;日常工作得到同事们的认可,连续10年年度考核优秀。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她,在科室人员紧缺时主动挑起重担,月出勤天数常常达到28天,从业以来累计加班670余天,同事都戏称她“住在了医院”。
时代的发展,给精神卫生工作不断送来新的挑战,胡静总是愿意用更多的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她通过心理治疗师中级考试,多次组织及参与院内急救、抢救,并申报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相关论文。2013年以来,她开始参加司法鉴定工作,积极参加各类刑事、民事及服刑能力案件的鉴定工作,并取得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人资质。这些工作成果,都离不开她爱岗好学、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
胡静(右二)和同事们在一起。
编辑 周闪雨 二审 陈彦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