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热线评论 | 加快补齐停车设施短板,监管部门该拿出实际行动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卢兴江 发布:2025-05-21

深中通道的开通,为中山市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然而,主城区商家“花式”霸车位乱象却如同一道刺眼的伤疤,让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蒙羞。

记者调查发现,主城区部分商家用雪糕桶、椅子、水泥桶、地锁等工具肆意霸占公共停车位,导致车位长期闲置,真正有停车需求的市民和游客只能望“位”兴叹。这不仅严重阻碍市民正常出行,更损害城市整体形象。媒体持续报道曝光问题10天后,记者回访发现,大部分路段霸车位情况依旧,甚至变本加厉。火炬开发区东镇大道靠东路段,原有的13个地锁未拆,还新增1个,监管部门却毫无实质性整治行动。

火炬开发区东镇大道,商家用地锁霸位。张诗悦  摄

媒体报道路段清晰、证据确凿,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霸占公共停车位属违法行为,清理相关工具也并非难事。但监管部门选择了“假装看不见”。实际上,商家敢肆意霸位,根源在于监管缺位与违法成本低廉。网上不足50元就能买到霸地锁,缺乏监管约束,使得商家有恃无恐。大量车位闲置却无法使用的怪象,正是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拷问。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而中山市的一些监管部门显然没有将这一理念贯彻落实到位。市委书记郭文海也曾在深中通道通车后强调,要加快补齐城市停车设施短板,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但如今一些商家霸车位乱象横生,监管部门却无动于衷,更谈不上补短板,推动停车资源共享了。

面对此类顽疾,深圳、杭州等城市的治理经验值得借鉴。深圳搭建“智慧停车”监管平台,借视频监控与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车位占用,自动识别违规行为并派单处理;同时,对霸位商家施以高额罚款,将违规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大幅提高违法成本。杭州则发动群众力量,通过“市民随手拍”鼓励全民监督,凝聚共治合力。

 城市形象维护离不开各方努力,监管部门更是关键一环。针对商家霸车位乱象,监管部门不能再消极怠工,必须迅速行动,加大执法力度,借鉴先进经验,构建长效治理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还市民和游客有序停车环境,提升中山文旅形象,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让城市治理更有温度、更见实效。


编辑 张房耿  二审 黄凡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