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鲩逆势走红越南,中山绿色渔业解锁国际商机
栏目:推荐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发布:2025-05-0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中山是全国最大的供港澳淡水鱼养殖基地,每年出口鲜活及加工水产品约8万吨。今年,在国际贸易环境多变的大背景下,脆肉鲩逆势走红越南餐饮市场,中山鱼加速向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际市场拓展。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水出集团”)数据显示,一季度该集团水产品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保持基本平稳。

这背后既有企业的主动突围,也离不开中山多年磨一剑的绿色渔业升级——鱼塘尾水治理经验获全省推广,全市超40%鱼塘已完成尾水治理,智慧渔业项目覆盖万亩养殖基地……这场“好水养好鱼”的生态实践,正成为叩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畅“游”全球
中山鱼化身“跨国年味”

今年春节,中山脆肉鲩化身中越“跨国年味”。当南粤千家万户张灯结彩时,这尾承载“年年有余”吉庆寓意的中山鱼,以独特口感走红越南餐桌,掀起春节消费热浪。“整个春节都在全力加装出货。”水出集团塘鱼部经理丁红亮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3月水出集团共出口越南脆肉鲩383吨,鳗鱼及甲鱼850吨,创汇570万美元。养殖户对此也有直观感受,自去年11月中山鱼加大对越南出口以来,脆肉鲩塘头价从每斤14元涨至17.5元,持续供不应求。

春节期间中山水出集团全力加装出货。
春节期间中山水出集团全力加装出货。

事实上,中山鱼出口历史由来已久。1950年代初,港澳生鲜供应严重依赖进口,中山、南海、顺德等传统水产区由此扛起供港澳大旗。1955年,中山市成立中山水出集团(前身为“石岐水产品出口公司”),专门收购本地淡水鱼,供给港澳市场。如今,中山市已发展为全国最大供港澳水产基地:日均供港超100吨,四大家鱼在港澳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0%和80%以上。

不过,正如丁红亮所言:“港澳市场容量有限,更应放眼全球。”近年来,水出集团通过积极参展国际展会、联手国内外出口企业、推出东南亚风味系列预制菜产品等举措,加速开拓东南亚、日本等新兴市场。2024年集团水产品创汇8300万美元,产品遍布越南、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洲、泰国等地。

丁红亮(右二)前往越南市场考察。
丁红亮(右二)前往越南市场考察。

去年底,受集团委托前往越南考察的丁红亮亲眼目睹了中山鱼在当地市场的流通全过程。“从供应链到终端消费都非常成熟,特别是越南消费者对中山脆肉鲩的喜爱程度超出预期。”这更加坚定了她把中山鱼卖向全球市场的想法。

水出集团的经历仅是中山鱼拓展国际贸易的冰山一角。改革开放以后,中山一批民营水产出口企业加速崛起。中山市大成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总经理余俊锋表示,外贸市场空间广阔、利润率较高、订单稳定,对供应端企业颇具吸引力。从2007年转型国际贸易以来,大成食品业绩持续上涨,目前年产值约4亿元,产品远销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地。

据中山市小榄镇脆肉鲩协会会长张卫均估计,中山脆肉鲩超10%产量外销海外,年出口额突破1亿元。

好水养好鱼
绿色养殖解锁国际商机

中山鱼何以获得外商的青睐?在张卫均看来,这离不开两大原因:

一是标准化。例如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协会和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养殖标准,对养殖户鱼种规格、饲料类型、用药数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并要求养殖人员对每一次的投料、换水、换药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流入市场前,每一条中山鱼都要历经多道抽检程序。另外,当地正全力推进智慧渔业建设,全市已有约1万亩渔塘开展智慧渔业项目。

二是水环境。这与2021年以来中山启动的养殖池塘升级改造与尾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息息相关。这一年,中山全面打响了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其“六污同治”模式涵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厂企排水管网改造、农业面源治理、城市面源治理六大领域。其中,鱼塘尾水治理,被视作农业面源治理的重中之重。

小榄镇高沙社区悦生涌养殖鱼塘。
小榄镇高沙社区悦生涌养殖鱼塘。

记者走进小榄镇高沙社区悦生涌,只见塘边狼尾草随风摇曳,清澈鱼塘中央变身生态花圃,水鸟翩跹掠起粼粼波光,俨然如画秘境。

张卫均告诉记者,这样的美景在几年前不敢想象,当时的养殖户缺乏环保意识,鱼塘大排大灌现象普遍,河涌水都是黑色的,一度影响了鱼的养殖,想要产业长久发展,就需要有所改变。

张卫均的想法与当地政府不谋而合。2021以来,中山市借助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对尾水治理项目开展规划设计,实行“一塘一策”的治理策略,推进“三池两坝”等有效尾水治理模式。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管理科科长张严发介绍,目前,中山全市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累计完工面积超12万亩,今年尾水治理项目已开工面积2.2万亩。经处理的鱼塘尾水循环再用,大大减轻了养殖池塘用水压力,养殖池塘尾水治理项目处理效能获得群众普遍认可。

中山坦洲镇联一村、坦洲村一带鱼塘尾水整治后。
中山坦洲镇联一村、坦洲村一带鱼塘尾水整治后。

张卫均认为,优质水环境正带来多重效益,好水不仅出好鱼,更是企业形象的名片。水质优良能够减少鱼病和用药,从而保障生态健康,赢得客商青睐。

“客户到我们鱼塘看了都很开心,形容说它是‘鱼类五星级家园’”。丁红亮告诉记者,外商往往对于食品安全和企业形象更加看重,水环境管理正成为叩开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当前悦生涌鱼塘仍处于1.0阶段,下一步将实施推进渔场整体绿化、美化,建设工厂化养殖基地等,将其打造为现代化绿色渔业示范区。”张卫均介绍。

破浪前行
内外并举拓市场

今年,在美国的搅动下,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上升,中国出口市场面临新的挑战,中山鱼产业同样面临冲击波。以水出集团为例,以往该集团年出口美国市场超800万美元,每10元营收中就有1元来自对美贸易。

面对市场波动,丁红亮保持审慎乐观。她表示,集团正通过“奋力扩出口,全力拓内贸”策略应对挑战。

在出口方面,集团深耕越南、日本等新兴市场,有效填补了美国市场缺口;此外,依托广交会平台,海外市场触角延伸至加拿大、澳洲、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更多国家。“中国与全球贸易伙伴的广泛联结,是我们开拓市场的信心根基。”

近期,水出集团参展第137届广交会。
近期,水出集团参展第137届广交会。

在内贸方面,集团加速布局预制菜赛道打开新增长极,集团已推出中山脆鱼等深加工产品矩阵,近期还获得“梅林”品牌代工资质,拓展了华东、华中等新市场。2024年水出预制菜销售销售额达1.2亿元,其中国内市场超2000万元,保持高速增长。

拓内贸的不止水出集团一家。早在2019年初,大成食品为向内销市场转变,前后花了近5个月的时间到北京、陕西、江浙等地进行市场调研,摸索各个地消费者的口味,为逐步转向内销做准备。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大成食品新推出的酸菜鱼等预制菜产品在境内市场大受环境,让其在受到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业绩稳步增长。该公司以往主要以出口为主,如今内销产品约占60%。

大成食品酸菜鱼。
大成食品酸菜鱼。

打铁还需自身硬。张严发表示,中山市将全面推广鱼塘尾水治理经验,计划2026年实现全域尾水达标排放,同步培育国际级绿色渔业品牌,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增值协同发展。


编辑  张英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解除
9790人浏览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