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安心创作,美籍华人艺术家虞兰因的海底墨韵丨Living in Zhongshan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发布:2025-01-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美籍华人画家虞兰因的艺术之旅,
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探索历程。
如今她与丈夫生活在中山,
在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创作空间。
[点击视频↑↑]

在艺术的海洋之中,画家虞兰因有其独特的探索方式和深邃的思考。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虞兰因作为唯一参展的艺术家,大会展出了她的新水墨画作品。紧接着,她又参加了由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主办的自然设计展,这是一个以自然为母题的展览,虞兰因与其他艺术家和设计师一起,通过艺术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推动美好的、可持续的“人—自然—社会”的生态理念。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


丨《无限意识蓝》虞兰因深圳个人画展上

跨越半个世纪的艺术探索之旅

虞兰因的艺术之旅,是一段跨越半个世纪的探索历程。她祖籍浙江宁波,幼年随父母迁往台湾。7岁起师从黄君璧、高逸鸿、溥心畲、孙多慈等国画名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岁赴美深造,获得艺术创作、艺术史双硕士学位。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深造期间,她师从艺术大师Will Barnet,深受其影响。同时,虞兰因将东西方的艺术理念融合,创作出具有当代意义的新水墨作品。

图1:1964年,19岁的虞兰因在
台北中山堂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与启蒙老师黄君璧合影。
图2:第一次个人画展上的作品。
这幅早期的画作目前挂于中山的工作室中。

1980年代,虞兰因开始接触业余潜水,潜入海底所见的世界,让她无比震撼,对生命和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和感悟。虞兰因从潜水的经验中得到的随机性和瞬间性,成为她艺术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我最熟悉的是水墨,我最感动的是海底的经验,所以我就决定用水墨的方式来表现海底。”虞兰因说,“潜水时,我看到许多特别的景象,往往转瞬即逝,海浪一冲就没有了。我想把那个随机性,把以前对我来讲比较抽象难懂的东方哲学层面的东西,用我的画画出来。”


丨从1980年代开始业余潜水的虞兰因,潜入大海为她打开了新的视野,海底世界逐渐成为她的绘画主题。

回国,用水墨探索海底

在1990年代的一次敦煌之旅,使虞兰因产生了强烈的回国念头,她发现自己民族的艺术有那么丰厚的宝藏可待追寻,也是自己艺术的家园。于是她与丈夫余保贤说,我们回中国吧!丈夫非常支持,1993年,二人踏上了回归之旅,来到了广州居住(余保贤是广东人)。

“我记得回来不久,第一次来到学校给年轻人讲课,一上讲台看见眼前全部都是黑头发,我一下就哭了。”虞兰因一辈子不会忘记这个时刻。这是归根之旅的全部意义。 

回到中国,是虞兰因绘画向水墨题材转向的起点,她的艺术创作随后迎来了新的高峰。她开始重新使用水墨题材绘画,并奠定了后半生创作生涯的基调——“心灵抽象”。


丨虞兰因以当代水墨描绘海底的“心灵抽象”作品

虞兰因常说:“地球70%是海洋,而我们对它知之甚少。”在2024年的巴黎大皇宫展览,虞兰因的展览主题是《幻海瞬境》,简练的四字,概括了虞兰因的艺术历程和生命感悟以及多年探寻思索创作的内容。“幻海,是生命的实相。瞬境,揭示出对无常的体认,进而衍生出对当下的珍惜。”早年游走于东西方之间的虞兰因,对东方哲学的理解是朦胧的,直到潜入海底世界,她突然悟到了“无常”与人生的关系。而自己从小掌握的水墨这种东方艺术的媒材,它的随机性是那么适合表现虞兰因的海底印象。虞兰因由此开始用水墨探索海底世界,形成她独特的以西方的抽象、东方的写意与哲学融合的海底画像。

看虞兰因这些作品,会有一种出奇的平静之感。映像斑斓又神秘,而内心平静安宁,眼前的景象仿佛随水律动,包围着你,周遭安静得只有自己的呼吸声。著名艺术评论家罗伯特·摩根(Robert Morgan)看过虞兰因的作品后,曾赞不绝口,评价道:“我对虞兰因画中伴随着律动与光影的孤寂感与开放感深受震撼,这种空感将我们的情绪带进去思考我们是谁,画面中形态随着光出现,就像我们思考时的呼吸。”就是这一种可以与自己灵魂共处的机会,画家创造出来,意愿能在身心灵疗愈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在中山,找到最理想的工作室

虞兰因回到中国画画已经是第32个年头,她在广州、上海、深圳均设有工作室,与这多地联系紧密。去年,她与丈夫正式来到中山生活和工作。在中山的工作室是她最喜欢的。工作室位于闹市之中,却是一个采光相当好的大空间,毫不逼仄,视野开阔,没有高楼阻挡。虞兰因开心得像孩子一般,平时尽情画画,没有人打扰。工作室还是个复式的空间,虞兰因在大厅边沿留出二层回廊,在创作过程中或将完成之时,她需要把画作铺在大厅地上,然后跑上二楼俯视作品,看看哪里需要添减修改,这个功能让虞兰因觉得非常称心理想。中山漂亮、安静、便利,天气温暖、人们友善、东西好吃,同时又在大湾区中心地带,去哪里都方便。与深圳来往密切的虞兰因,在深中通道开通实现“深中同城”的这一年住进中山,她是油然感到幸福的。

在虞兰因工作室大厅中偌大的一面白墙上,挂着她创作于2023年,并在2024年分别展出于巴黎大皇宫、深圳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的多幅作品,画制为圆形,均以银框和有机玻璃镶裱,它们看上去有如一个个潜水艇的舷窗,观画人透过它,仿佛能观察到潜水艇外神秘莫测、五色斑斓的海底世界。

∗∗∗∗

"Chinese Mermaid "and Her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s

S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to study art in the 1960s and returned to China for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the 1990s. She has been an amateur diver for over 20 years and created a kin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nk painting to depict the underwater world. The artistic journey of Yu Lanying is an exploration spanning half a century. Now she lives in Zhongshan with her husband and has found her ideal creative space in this friendly and convenient city.

Yu Lanying hopes that through her works, more peopl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 for the mysterious and great ocean, and can find inner peace and harmony.

∗∗∗∗

虞兰因,祖籍浙江宁波,幼时随父母赴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学士学位(BA), 20岁时在台北市中山堂举办首次个展,同年9月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在美国University of Louisville获艺术创作、艺术史双硕士学位(MFA)。之后,赴纽约Art Student League随Will Barnet大师工作深造多年。1993年,开始在中国从事创作;曾举办多次个展: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宁波美术馆、深圳华强北博物馆、光明艺术中心等等。同时亦先后参展:台北囯立历史博物馆、香港中心艺术博览会、香港Art Central、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水墨艺博,美国Art Miami国际艺术博览会、美国棕榈滩现当代艺术博览会、美国纽约“花样年华”、法国巴黎“夏日绘色”、法国巴黎大皇宫艺术展等。现居广东中山。

出品: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统筹:谢琼 廖薇 周闪雨
编导:詹琪琳 孙俊军 廖薇
摄制:记者 孙俊军丨采写:记者 詹琪琳
翻译:廖薇丨设计:陈思理


编辑 詹琪琳 二审 谢琼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58474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478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