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沐春风
同学阿西亲家在山里新开发了一处休闲农庄,约起,一同驱车前往那里煮茗闲坐。一小山包,山坡错落有致遍植柠檬树,登上山脊台阶,幽幽的清香随风飘入鼻孔,顿觉清爽怡神。原来正值柠檬树开花时节,细碎的白色花朵掩映于绿叶间,丝丝柔柔的春风一吹,花香弥散开来,似有若无,向人轻声细语传播春天的气息。
农庄不久前才告初成,阿西赶忙邀请我们夫妻前来赏玩。
阿西是我的高中同学,1988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山区中学教书,他考干被录用分配到当地镇政府工作,从此我俩相处甚密。他业余喜欢户外活动。为人热情豪爽的他,知道我也喜欢游山玩水,外出旅行,不忘发些活动视频或风景照片给我,与我分享他的旅行乐趣和心得。碰到好玩之处,他乐当导游,引领我走一遭。去年春天,他就陪我到各处乡村赏玩,饱览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秀色。最近,他与亲家一起整修开辟出一处山顶农庄,自然也忘不了告知我并约一同前来。
我想起了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一文。王维与裴迪是志趣相投的好友,一同在终南山隐居过:“浮舟往来生,弹琴赋诗,啸咏终日。”腊月的一日,王维又要到他的终南别业去,本想邀裴迪同往,但怕影响他温经攻书,只得独行。岁末寒冬的山光水色,静谧安详的乡村夜景让王维喜不自胜,不忍独享。想起昔日一起“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的挚友,不能不把“是中有深趣”寄予他。
什么是好朋友?“深趣”共享,同鸣同好足矣。
春色正浓,姹紫嫣红,繁花似锦,到处是赏春踏青的红男绿女。春天,以艳丽热情的姿态,唤醒大地每一寸蛰伏的土壤,温暖人间每一个冷寂的心房。就在我们来的路上,黄风铃花正沿一小溪边燃放,把春天打扮得雍容华贵,惊艳四方,人流车阵、欢声笑语把一个静寂的小山村搅动得沸反盈天。生活富足,交通便捷,信息发达的时代,一个地方但凡有一点好吃、好玩的东西,即使有点僻远,也会因为人们的追捧打卡而名动天下。嬉耍,摆poss,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手脚忙乱,心绪激动,很多人图的就是“热闹”二字。
今天阿西盛情邀请我们前来的这个地方,莫非也是一个热闹的所在?
登上山顶,迎接我们的是水泥砖块垒成的台地上,一个瓦楞搭成的棚子,棚前小块平地绿草铺成,几棵果树静立,小狗,母鸡,鸭子自顾互相追逐,山村常见的景致,平淡无奇——不免有点失望。
既来之则安之。几个人从棚子里搬下桌椅、茶具,拉线插电,坐下,启动冲茶闲聊模式。
坐定,放眼望去,脚下绿树堆茵,远处层峦叠翠,天上云絮翻白,画面视野开阔,层次分明,立体丰富,心随之静下来。
茶起,话匣子打开。游伴中一位女性朋友,原来教过书,后来下海,退休后在商会从事社会工作,与阿西和我都曾有交集。她兴趣广泛,阅历丰赡,性格开朗活跃,我们的话题因而阔远而精彩,笑声不断。
交谈中提到山下集市上我的一位学生,没想到她马上说,这位也是她的学生,初中教过他的英语。于是我立即电请学生上山见面。我打趣说,时下正是当地枇杷成熟上市季节,要是这位学生等会儿上山随手提点枇杷来,该有多好。
过了不久,正笑谈中,忽见学生手提两篮枇杷慢慢上山来,我们都会心一笑:好暖心的人啊!
学生叫阿鹏,是一乡村支书,不但村务管理上有声有色,个人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他是我教的第一届学生。记得他读书时经常旷课逃学,被我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过。不喜读书的他,高中毕业后赶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到珠三角闯天下,赚得第一桶金后回乡创业,颇有业绩。难得的是,他对老师恭敬有加。就在去年末,他特意请一班高中任课老师小聚,其情殷殷,其意切切,让老师们颇为感怀。
师生、朋友间,交谈甚欢,茶叶一泡换过一泡,话题一个接着一个。时值浓春,这里却山风轻柔,花香清淡,春色似有若无;但这种轻淡却让我们都觉得清爽宁静,心境随之澄明安谧。临近傍晚,一群人仍安坐不肯离去。
忽然想起云南文友杨亮先生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其实,人生会有很多幸福的片段,比如朋友间的一杯茶,比如天边的一片云彩,比如山间的几声鸟鸣,心静之时,快乐予之。”
深以为然。
远山,夕阳将坠。阿鹏请我们到他村里农家小厨吃晚饭,大家才起身收拾茶座,准备离开,却见妻子正埋头采摘艾草心,意犹未尽。
“回家做艾草煎蛋吃,慢慢品嚼春天。”妻子说。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