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出鞘舞苍穹。
云烟纵八极,雄阔逾万里。
这是笔者对画家马力与其新作的第一印象。
近十年来,马力以笔当剑,纸作砺石,水墨为媒,其60多幅毛泽东诗意山水巨作辐射出含蓄浑厚的艺术锋芒。
赏读马力的画,自然想及毛泽东的诗。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又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得毛泽东的诗作呈现出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对此,柳亚子如是称赞毛泽东诗作:“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诗”;陈毅这样评价:“妙语拈来着眼高,诗词大国推盟主”。
要将深蕴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毛泽东诗意精髓呈现于一张宣纸,不仅是对画家笔墨技艺的考验,更是对其思想认知、文学审美与创新能力的考验。
祖籍贵州,旅居南粤,岁及知天命之年的马力,深知实现理想之艰。因此,他在艺术探索的途程中全力以赴,既发愤忘食,又乐以忘忧,淡然于荣辱。多番研读发现,马力以中国山水画为主要载体的毛泽东诗意画作集中了山河、云烟、龙、凤、狮、虎等意象,内蓄了周易、道家、儒家等古典哲学思考,在山与水、方和圆、太极与八卦、透视与变形中,呈现出具象又抽象,传统又现代的诗意山水画全新境界。
丨行云流水丨
这一切,离不开马力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与锲而不舍的艺术探索。
少时砍柴放牛,惯看朝晖晚霞,晨雾暮霭,阴晴雨雪。登门前高峰远眺层层大山,马力已心生鹰飞长天,龙翔八方的志向。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他先从教,后从商经营画廊。受经营和创作冲突的影响,马力先后在中国国家画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进修,确定了主攻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方向。他一边深入研习画史画论,对历朝历代的代表画家、代表作品,当代、现代各画派代表人物与发展状况,尤在研读北宋郭熙、范宽,元代黄公望、王蒙,明代董其昌,清代王时敏、王鉴、龚贤,近代的黄宾虹等大师作品中获益匪浅,深得体悟;一边游历写生开拓视野,一边将临摹的传统经典技法吸纳消化,寻找属于自己的马氏绘画语言与山水风格。
泰山枯柏纠结、扭曲、缠绕的形状、木理,以及凌霜傲雪顽强遒劲的身姿精神启发着他;云贵广西交界处的马岭河峡谷使其顿然开悟。这里汇聚了一百多条瀑布,几亿年来水雾不停地滴在竹子、树上,形成独特的岩华,峡谷中的石头多为树状、苔藓状、竹子状。师法自然使其在此发现了柏树皮与“云头皴”之间的联系、结点,他将在自然中发现的基本元素结合传统的云头皴、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折带皴等线性皴法,融合为一种新的线条皴法,它如行云流水,延绵不绝,首尾相联,可以随意变换的马氏“行云流水皴”。
丨江山万里丨
画意之高低深入根植于生活,同频共振于时代,题材衔接于现实,并就摹写对象予以艺术化萃取凝炼。受一爱所驱遣,马力将其对山水自然之爱移植至中华之爱;因一思之缘由,马力将对人生、尘世之思索乃至儒、释、道之体悟,化现于具象之山水画幅。徜徉马力山水间,其对吾国山河之大爱难掩,其入世之担当、仁爱之博大、淡然之情怀亦得承载。
老子有师,师乃自然。因自然之博、大、厚、重,方有《老子》之至简至玄,妙微精深。闻马力步随心徙,丈天量地:上云贵,登泰山,谒黄河,览长江,踏五岭,入眼入心,笔墨以收,卓尔独立,大观始得。马力情以托画,画以载道。故而步远而目深,目深而笔酣,笔酣而气韵浩荡。精读《.高峡出平湖》,水库犹如一条巨龙静卧在群山之间,云水之气亦如飞龙,与水库之龙形成太极图般的相互转换之韵势,山之脉络为山脉,即是龙脉,河流为水脉,亦为龙脉,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相辅相成。《寥廓江天万里霜》则虚实相生,浓淡互衬,江山万里的旷远与画家广博的胸怀浑然相融。
于题材论,山水虽为国画之一脉,然兹题不可谓且不能不博大;于画家之修为言,智识、阅历、视野亦当必须;于山水技法论,传统与现代所集成之独立技法愈为精品所倚重。《巡天遥看一千河》画面由圆形方孔的古铜钱形状构成,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暗含阴阳黑白相互相生,互相转换的太极原理。作者化江河为龙、为虎、为狮,龙虎狮群起向心,其心却为一方孔。仔细解读,作品对万人拜金的忧患与鄙视不觉呼之立出,剖析了世道轮回、王朝更替、龙争虎斗、沧海桑田等你争我夺的根源——钱、利。
丨用水运墨丨
马力谙熟中国山水之枢机——用水运墨。他擅处理实景山水与画面山水之虚实关联。远看,山水气势辽阔,富有强烈之视觉冲击力。近观,积墨层叠黑中透白,山得层次与厚重、水得缓急与活脱、云得神秘与明暗。针对画作不同部位,其线条粗细不同,轻重有别,各有附体。《陶令不知何处去》绘就的是一幅陶渊明编织的乌托邦似式的世外桃源,一个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家园。《芙蓉国里尽朝晖》则氤氲出简约柔婉的画意,呈现出千百年来无数热血男儿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的家园,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延续的魅力摇篮。
山水精神,笔墨情怀。马力的毛泽东诗意山水画承载着“情”、“景”、“意”、“道”。因其“情”,而情带笔走,笔随情走,景随笔走,意蕴景中,道裹乾坤。故而,笔底云霞滋生,山峦起伏,茂林亘绵。画家之笔迹,亦即画家之心迹。是为画道,亦为艺之通道。
耗十余年而求索,马力的毛泽东诗意山水画系列业已杀青即将出阁面世。这是融合山水主体、行书毛泽东诗词与篆书画题为一体的诗意山水系列,具有鲜明的探索性、开拓性与创造性。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黄刚
◆图/由马力提供
◆编辑:廖薇
◆二审: 彭晓剑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