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风石碉楼
地主庄园——姚家大院,坐落在革命老区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的石家乡安桥村。这痤古院始建于清朝末年。大院主人王家泰因办民团发家,年收租千余担,历任民团大队长,后任乡长、区长、掌管枪支300余条,自称“石北诸侯”。因1923年他打肿脸充胖子,请缨镇压素有神兵之称的川东农民革命起义队伍“八德会” 而结孽。于1925年3月,在古院后面和左右两侧山梁上修建起了三座占地320平方米、三楼一底的石碉楼,以防报复和内部民变。
碉楼采用石木结构,青瓦屋面,本来不高,但与脚下大院比,却高耸入云。四壁坚固,墙体厚实,全由长一米、宽30x30厘米坚硬的大青条石砌成,坚不可摧,既不怕火攻,更能防御枪击。碉楼三面环山,前面依水,不怕洪涝。碉楼每层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角堡,角堡内向前、向下设置枪孔炮眼,可以居高临下开枪。碉楼右下是近50间砖瓦房的四合院——姚家大院,这就是王家泰的生活起居地。大院与碉楼之间是一片陡峭的林荫。林荫里隐藏着98级石梯,由下而上直通碉楼。一旦有变,碉楼便是他龟守的宿营。这三重座建筑考究的石碉楼,见证了近百年沧桑的历史,记录着无数枪林弹雨、和血雨腥风的心酸史。
为富不仁的王家泰,遭到群众切齿痛恨,连他的儿女亲家翁都恨死他。“八德会”农民起义,曾几次派人杀他,他凭借碉楼苟延残喘。
1929年5月,贺龙命红二军团第三特科大队党代表、大队长黄子全由鄂进川。7月份黄子全与川鄂边“神兵队”主礼李宽文由利川鱼龙乡进入石柱县双河、万胜坝、黄水镇一带活动,号召农民起来“三抗一打”。其时,“八德会”骨干谭祥禄、谭祥寿正在黄水镇吴家院子做发动群众工作。两队相遇,经过交谈,都有相见恨晚之感,但目标一致,庚即成立联合武装,推举黄子全任指挥,统一行动,全力攻打王家泰。
围打计划立即形成。1929年8月18日夜,黄子全指挥“三合一”队伍,兵分三路,连夜进攻:谭祥寿率领“八德会”队员经老房子、桥家沟直抵姚家院子,正面进攻;李宽文率“神兵队”经华头嘴从屋背后包抄围打;黄子全指挥红军战士从大梁子下去在右侧围打。500余人形成包围圈后,只听黄子全发出信号枪,围打的枪声大作,杀喊声四起。从睡梦中惊醒的王家泰,未穿外衣,就提枪出门,匆忙指挥,一面大呼手枪队长、外号“短一寸”的陈树清:“短一寸,给老子把朝门抵住!”一面叫团丁护送家小从未被人发现的右边峭陡的林荫通道逃往碉楼。联合队员们攻破朝门,尾追而至,集中火力猛击碉楼。李宽文带领“神兵”冲锋陷阵,架起人梯、木梯,头顶棉被进攻。团丁边打边退,由一楼到二楼退起上。在集中火力掩护下,李宽文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地向上攀去。正要翻窗攀入第四楼的李宽文,不幸中弹受伤落下。“神兵”信奉刀枪不入,见大菩萨、领袖李宽文被杀,认为气数已尽,而锐气大减。久攻不下,伤亡惨重,黄子全当即下令撤军。看见奄奄一息的李宽文,气愤至极的“神兵”一把火将姚家院子烧去右半头。因李宽文流血过多,抬到黄水就牺牲了。“神兵”群龙无首,多数人经黄子全教育工作,加入了红军。
此战后,王家泰心有余悸,患上惊恐症,看见碉楼就心惊肉跳,日夜不安,四方求医未愈。新中国成立后,石柱人民将人民的罪人王家泰押上了断头台。1952年,碉楼分给王姓农民居住,至今完好。
如今的姚家院碉楼,密集的枪眼依旧流泪,向人们传述兴亡起伏、有血有泪的往事。(注:本文不代表本报观点)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图片/作者提供
◆编辑:徐向东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