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市民陈女士来到东升镇禁毒教育基地,并亲手向东升镇禁毒社工服务中心社工赠送出一面写有“无私援助 尽心尽责”的锦旗。“太感谢你们了,真的太感谢你们了。”陈女士赠送锦旗的背后,是一个学员沉迷毒圈三十载,如今在社工的帮助下重获新生的故事。
▍沉迷“毒圈”三十载,与家人渐行渐远
东升镇禁毒社工站学员阿珍(化名)是陈女士的亲姐姐,但从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沾染上了毒品,从最开始的摇头丸,到冰毒,再到海洛因,阿珍尝遍“百毒”。为了谋取毒资,阿珍还从事非法行为,这些行为致使她与兄弟姐妹渐行渐远,关系不断恶化。
2020年3月26日,多次进出戒毒所的阿珍得到了社工的帮助,而她的人生也在这刻发生变化。“很多学员吸食毒品成瘾,多次进出戒毒所却难以真正戒除,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身边的不良朋友圈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毒圈”。”东升镇禁毒社工服务中心社工介绍到。为了帮助阿珍走出“毒圈”,社工做了大量的工作,从阿珍一出戒毒所,社工就立马协助她到社区办理报到手续,随后还帮阿珍找出租房落脚,为她开通电话卡等等......
▍远离“毒圈”,下决心重塑人生
安顿下来以后,阿珍表示自己想过上正常的日子,但由于年龄大身体差的原因,在短期内找不到合适工作。为了让她减少接触以往的不良圈子,也为了提高她的自我效能感,社工建议她每天都来禁毒教育基地当志愿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4月至7月期间,阿珍每天风雨不改的来禁毒社工中心做前台值班志愿者,协助社工整理中心场室,开展各类禁毒宣传活动,累计接待禁毒教育基地群众上千人次。如今,阿珍成为了一名资深的基地志愿者,她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禁毒教育基地接待指引的流程和内容,还承担起带领培训新加入志愿者的任务。在社工的帮助与关怀下,阿珍也远离了旧有的圈子,心态逐渐安定,身体也恢复到了健康机能。
阿珍的改变换来了家人的支持,这令她也有了回家探亲的底气。出所后,阿珍第一次回到哥哥家,跟家里人讲述了自己的戒毒决心以及戒毒情况,她的哥哥、妹妹则表示,只要阿珍好好做人,家里随时欢迎她回来,吃住都会照顾。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李鑫 通讯员 邓浩钊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唐益
◆二审:韦多加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