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之际,一份超级“硬核”的报告出炉,它给中山近50万市场主体来了个“集体透视”。今天上午(6月26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全晖率队做客我台全媒体直播在线访谈节目“热点面对面”,解读这份堪称中山经济“全身CT”的普查公报,来看看中山经济的真家底。
市统计局发布的中山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是对中山近五年来二、三产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的全面盘点。
中山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全晖:“中山市市场主体分布密集,每平方公里拥有的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数量,在全省是排在第5位,在珠江西岸排在第2位,具体来说就是每10个中山人里,就有1个是老板,在仅占全省1%面积的土地上,我们创造出占全省3%的经济总量。”
中山市统计局副局长梁美妍:“从镇街看,小榄镇的老板个数是最多,平均每5家中山企业里面就有1家在小榄诞生,古镇的老板密度是最高的,超过六成的家庭是大大小小的企业主,平均不到5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老板,已经形成了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
市场流通中经常能看到中山产地的商品,你知道中山造最多的是什么吗?
中山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全晖:“中山的灯饰、服装还有家电,是目前生产最多的产品,其中灯具年产量超10亿件,服装年产量近5亿件,相当于能为每一个中山人平均提供110件,家电年产量1.8亿台,中山的集成电路年产量23亿块,大家使用的手机、电脑等核心零件,很多都是我们中山制造的。”
这次经济普查还新增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调查内容。
中山市统计局副局长梁美妍:“三年来全市已经累计推动规上数字化转型企业有4500多家,覆盖率达到80%以上,平均每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排珠三角首位,这些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正在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
“工改”的红利逐步释放,中山亩均GDP快速提高,由“工改”前的13万元提高到15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
中山市统计普查中心负责人宋南:“高技术产业是中山经济不断实现蜕变的‘主引擎’,普查数据显示,全市有500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和171家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就相当于每10家的制造业企业、每6家服务业企业中,就有1家属于高技术产业。”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