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内,珠江口“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再添“关键一横”。
以深中通道通车为契机,7月5日,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赴深圳学习交流,与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逐项商定并现场签订《深中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跨域融合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双方将从加快政务服务、平台互联、数据互通等6大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面增强深中一体化融合发展,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推动两地公共服务资源互联互通
平台资源的打通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两地资源互联互通。此次《协议》明确,要推动数字平台“双城融合”,双方依托“i深圳”APP和“中易办”公共服务平台,建成“深中融合互动专区”,推动平台公共服务及特色服务等板块双向整建制进驻。同时,进一步协调推动中山市惠企政策平台与“深i企”服务平台融合联动,也将结合区域优势探索更多通办场景,推进“深中通办”服务向基层延伸,高频通办事项持续上新。

此外,双方要推动资源互补,共促联动创新。具体而言,探索两地政务信息化专家资源共享模式,在规划编制、重大项目等涉及深中融合领域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中,邀请两地专家共同参与咨询论证、技术评审;促进新型智慧城市支撑底座的平台融通,借鉴深圳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先行经验,加强应用场景的快速复用,全面推进深中同城;探索两地跨区域算力调度合作,推动两地政务光网直连,依托深圳鹏城实验室等大规模智能算力中心,协同促进政务领域大模型的共建、共享、共用。
在建立两地数据资源共享协调机制方面,双方将推动两地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融合利用,开展数据协同共治,积极满足深圳、中山用数需求。同时,协同推进“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深圳数据交易所中山工作站优势,加强两地产业数据融合,联合打造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数据要素×”应用场景。
633项政务服务实现“深中通办”
近日,来自深圳的黄女士到西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其孩子在西区积分入学事宜,得知办理该业务还需提供户籍所在地(深圳)的社保证明。工作人员了解具体情况后,迅速启动“跨域通办”合作机制,依托深圳市社保基金管理局网站,协助黄女士线上查询其社保情况并现场打印,高效且一次性完成了所有手续。黄女士感叹道:“不用单独跑一趟,全程网上办,真的很方便。”

“网上办”已成为深圳户籍市民在中山办事的日常。前不久,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赵湘在采访中表示,目前,中山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建设“深中融合专区”,实现633项政务服务“深中通办”,涵盖户政、出入境、人社、税务、商事登记等领域。此外,市镇两级全面设立“深中通办”专窗,推动公积金、医保、税务等领域实现深度通办。翠亨新区、火炬高新区等重点镇街与深圳市各区“点对点”开展通办业务,其中翠亨新区已实现与深圳宝安、龙华等地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翠亨新区可办理深圳地区事项超过230项。
此次《协议》也明确,在优化线下服务“深中通办”方面,双方将在两地市、区、街道(镇)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深中通办”窗口,提供政策咨询、事项申办、人才服务等服务。申请人可通过“视频办”等模式开展异地视频会商收件,确保线上线下都能办。此外,推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交通出行、文旅教育等领域的惠民利企服务“跨城通办”,依托省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平台,实现异地收件、后台流转、统一反馈,推动两地“全流程网办”事项导办帮办,逐步实现“全流程网办”事项两地通办全覆盖。

在推进深圳宝安、中山翠亨政务一体化融合试点工作中,翠亨新区将引入宝安可视化导办平台,宝安航城街道也将试点增设中山市政务一体机,结合区域优势探索更多通办场景。同时,双方强化两地企业管家服务队伍服务融合、协调联动,积极为深中各类制造业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事前导办、事中速办、事后回访的全周期跟踪导办代办服务。
本次协议签订后,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加强沟通协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再添新亮点。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