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强戒所生活卫生科:做好“四个坚持”,助力健康中山和法治中山建设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李健涛 蔡伟强 发布:2023-02-16


中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生活卫生科合影。

一直以来,中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市强戒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禁毒攻坚年行动工作措施,以“四个坚持”做好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生活卫生工作,不断巩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成果,着力推动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山禁毒工作新局面。 

坚持守正创新
构建“医警合作”所院共建体系

2016年,根据全市工作部署,市强戒所生活卫生科积极探索,主动与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沟通协调,整合场所原医务室资源,统筹设立驻所门诊部,成为全省第三家取得戒毒医疗服务资质的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形成“卫健部门负责医疗卫生,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安全”的专业化运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场所戒毒医疗经费问题,释放大量警力聚焦戒毒教育戒治主业,有力破解病残吸毒人员的收治难题。

据了解,“医警合作”所院共建体系运行以来,保障了戒毒人员治疗药品供应,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治“绿色通道”,全力确保场所严防严控时期实现“三零”目标,为发布“新十条”和实行“乙类乙管”后的平稳过渡提供了有力医疗保障。 

坚持多病同防
多措并举筑牢戒毒场所健康防线

寒冬已尽,春天可期,回望三年的抗疫之路,市强戒所全体民警勠力同心,携手共筑场所防疫屏障。同时,生活卫生科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做好“乙类乙管”防控政策调整下的传染病防控,全面落实多病同防管理工作,筑牢戒毒场所健康防线。

全面落实消杀措施。以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为抓手,聘请专业人员,采用消毒喷雾机和紫外线灯等手段对场所全方位开展环境消杀,确保不留死角。

实施全时动态监测。协同驻所门诊部,加大对民警职工辅警、戒毒人员和外协人员的季节性流感、登革热、禽流感等流行性疾病的动态监测,设立应急隔离房,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协同教育矫正中心,利用课堂教学、早晚讲评和内务检查等方式,纠正卫生陋习,宣传教育防病常识,培养戒毒人员良好卫生习惯。 

坚持主动服务
切实提升戒毒人员生活保障水平

近年来,生活卫生科坚持把戒毒人员管理服务保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高标准严要求细化落实各项工作,让戒毒人员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

科学制定食谱。定期召开展膳食委员会会议,主动倾听戒毒人员意见建议,把握气候变化和重大节日等时间节点,尊重戒毒人员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科学合理制定丰盛食谱,开设民族灶,增添饺子汤圆、牛奶豆浆等各类美味菜品和新鲜水果,确保戒毒人员吃饱、吃热、吃得营养健康,暖心又暖胃。

落实防暑防寒。根据不同季节动态调整保障措施,提早谋划部署、积极行动应对,协同安委办、管教大队,及时检修各类生活设施和线路,落实炊具餐具消毒清洁卫生,备足相关医疗药品,完善流感、中暑急救处置预案,增发保暖御寒物品和夏季清凉消暑饮品,适时安排户外活动和被服晾晒,组织防寒防暑知识宣讲,督促戒毒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坚持探索突破
打造“运动戒毒”康复训练模式

为确保动态掌握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夯实禁毒基础,生活卫生科积极探索创新,主动对接各有关部门,多途径完善矫治体系,让教育戒治“动起来”,使戒毒人员达到“身心并健”,助力戒治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

健全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协同教育矫正中心和诊断评估中心,建立健全戒毒人员健康综合档案,及时掌握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发现问题立即启动心理矫治联动措施,制定心理辅导方案,实行一人一策一方案,并在档案中详细记录,及时跟踪回访。

发展“运动康复”新模式。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开展“戒毒人员运动戒毒工作计划”,依据戒毒人员个人身体基础情况差异,通过“理论+实操+活动”打出康复训练“组合拳”;经首批试点,完成“运动康复”课程的戒毒人员体质指标大幅度提高,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戒毒效果显著。

推动社会心理+运动康复进校园。为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结合前期工作经验,联合石岐街道、华南理工大学创新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运动康复项目”,将“运动康复”拓展到在校学生、社区居民等群体,促进群众身心健康,推动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接下来,市强戒所生活卫生科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厅省局、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将戒毒工作融入到健康中山、法治中山行动中,助力中山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全市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赖传洪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周知!民族东路将实施交通管制
19378人浏览   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