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水环境的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山市中心城区水网密布,河涌类型多,未达标水体整治复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河涌“不黑不臭、管理到位、功能达标、岸线优美”的治理目标,全面推进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目前中心组团158条(段)未达标水体整治全部启动,累计完成截污管道约194公里,整治成效已初步显现。
白石涌(雍景园段)经过治理后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文波 摄
●这条河涌水碧草绿
市民生活惬意许多
情景路北侧河位于南区街道主城区,周边密集分布居民楼和工厂区,以及一所学校。长期居住在此区域的居民周伯之前很是烦恼,家旁的这条河河水浑浊脏污,散发明显臭味,他在家里有时都能闻到,更别提沿河涌边走过。邻居们常常在业主群里表达对河涌的意见,也向许多部门反映过。让周伯和邻居欣喜的是,近年来,建设部门对这条河涌进行了治理。经过整治,如今,情景路北侧河变得水碧草绿,两旁新种的鲜花盛开,居民终于可以悦居于此了,“闲暇时还能绕河散步,生活惬意了许多。”周伯高兴地说。
而这个成绩的取得并不容易。据情景路北侧河治理单位中山市代建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代建办”)项目负责人张礼综介绍,情景路北侧河治理之前两侧均未建截污管,沿河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雨污混流直排入河,加上河涌上游无清洁水源补给,水体流动性差,无自净能力,“这些都对该条河涌的治理提出了挑战。”
为改善情景路北侧河水质,市代建办项目组在开展控污截污、河道清淤整治的同时,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治黑”向水环境提升纵向推进。张礼综介绍,经过科学制定治理方案,项目组决定从污水截流治理、加强截污干管管理、引水提质三个方向上着力,全面改善水动力条件,恢复城市河道生态功能。
随着方案敲定,项目组立即制定工期表,挂图作战,推进沿岸截污管道建设、底泥清疏、原有管道检测与修复、清水补给等系列工程,“整个工程新建截污管道2.0公里,新建一体化智能截污井11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1座,清疏底泥2183立方米,检测和修复河涌流域管道110处共3.1公里,新建岸墙和绿植约380平方米。”张礼综介绍,经过奋战,整治效果完全实现了项目目标,“目前水质全部达标,沿岸居民对该河涌整治效果满意度高。”
据了解,在全市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实施的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共158条(段),涵盖东区、西区、南区、石岐、五桂山、港口、沙溪、大涌等8个镇街范围。截至目前,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5个项目累计158条(段)水体均已开展整治,累计完成截污管道约194公里,管道检测约249公里,管道修复约32公里,清淤疏浚约180公里,岸线治理约39公里。各项目管道截污、管道检测、管道修复、清淤疏浚、岸线治理、景观绿化等工作正全速推进中,整治成效已初步显现。
治理后的土瓜涌水清见底。文波 摄
●严格落实“一河一策”
推进系统整治、协同治理
中山市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中,土瓜涌、朗心四渠、青岗涌、莲兴涌、大滘涌均是中央督查组重点检查的河涌。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方面介绍,目前土瓜涌、朗心四渠截污、清淤工程已完成,青岗涌、莲兴涌、大滘涌明渠段截污、清淤工程也已完成,暗渠治理正在推进中。“项目组通过机器人、声呐等先进技术手段,已完成莲兴涌、大滘涌流域内相关暗渠溯源摸排,并重新制定‘一河一策’,按照职责分工,推进系统整治。”市代建办二级主任科员周敏介绍,在协同分工中,市住房建设局负责制定莲兴涌、大滘涌暗渠流域治理方案,改造已排查出来的市政雨污水管道错混接点;石岐街道主要实施暗渠流域内沿街商铺错混接点及小区、城中村、厂企等排水单元内部管网雨污分流、支管到户等改造工程;市水务局统筹推进流域内市政排水管网的检测与修复,“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在我市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严格落实“一河一策”,坚持系统治理、流域治理、源头治理、协同治理的原则,不断加强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操作性论证,按照污水源头管控、收集、输送、处理全过程,划分治水工作任务,明确各职能部门及镇街责任,协同推进系统治理工作。“在严格落实‘一河一策’的基础上,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长效机制,巩固未达标水体整治成效,实现长制久清。”周敏表示。
目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已完成中心组团158条(段)河涌“一河一策”修编初稿,并先后召开13次流域专班会议,与南区、大涌镇、沙溪镇、西区、石岐、港口镇、五桂山等镇街分别进行了“一河一策”方案对接,已完成对对接河涌“一河一策”征求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提速大兵团作战
全力冲刺剩余水体整治工程
当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正提速大兵团作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施工组织,强化项目管理,抢时间、提速度、抓进度,全力冲刺剩余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上阶段签订的《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责任书》要求,切实落实中心组团水体整治双主体责任,有序开展“一河一策”对接工作,明确中心组团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和各镇街水环境源头治理整治时限及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相互协助,强势推进中心组团水体整治及水环境治理工作。
同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严把施工质量关,筑牢安全防护线,落细落小落实水质监管、水质巩固、水质改善以及管材选用检测、基础回填等施工管理工作,杜绝再生料、不合格材料进场,严格按照材料报验程序,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突出抓好工程施工安全,做足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紧盯有限空间、密闭空间作业等重大风险点,做好施工探测、安全防护等,严格落实“两把锁”“七不准”等措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防死守,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还着眼于已完成整治河涌成效,全面开展“回头看”工作,加强巡河力度,不定期开展水质自检工作,积极协调各部门、各镇街解决偷排、溢流、管网改造等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围绕问题对症下药,坚决打赢水污染治理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守护好中山的绿水青山。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赖传洪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