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汉良||夏饮一杯梅子酒(闲情/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7-14

这是夏天的专属味道                         

某日在朋友处喝了一杯青梅酒,我便喜欢上了它的味道。

此后的每一年,我都会买酒买青梅买冰糖,炮制一罐罐有着夏天味道的青梅酒。

芒种前后,是青梅采收季。说起青梅,很多的诗与典故便涌上心头。关于采摘的有“梅叶未藏禽,梅子青可摘”,又会想起两则与曹操相关的事情来。一是“青梅煮酒论英雄”,想必青梅制酒与此典故有着很深的渊源;一是“望梅止渴”——只一想,就让人口齿生津,酸味便悄然浮上舌尖。白居易的“郎骑白马来,绕床弄青梅”,会背诵的人自然不少。晏殊也有“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的词句,可见,初夏的青梅,不仅有惹人醉的绿,有浓浓的诗意,也有让人心动的味道。

中山不是产梅区,但广东有一处被称为“中国青梅之乡”——汕尾陆河。四月初,青梅缀满枝头,颗颗饱满清脆,别看枝头梅子诱人,直吃断然不是首选,因为吃起来稍显酸涩,生吃难以下咽,得经历一些美妙的“旅程”,于是“善吃”的人们把青梅制成话梅,蜜饯,不仅有效去掉涩味,还留下其独特香味。

青梅的故乡在中国,有3000多年的栽种史,在调味品发明之前,青梅是用来调和食物的原料。《礼记》中有“兽用梅”的记录,即烹制肉类的调料。后来,不知是哪一位先人,让青梅与酒来了一次奇妙的相遇,这神奇的碰撞,产生了一种撩人的味道,与酒共舞,成了一部分青梅的归宿。

制青梅酒,底酒我喜用高粱酒,这纯粮酿造口感纯净的酒,带着植物的清香,在与梅子的缠绵厮守中,慢慢收敛了原本的辛辣,却大度地保留了青梅的香味,两种香味融合纠缠,和而不同。酒里酸甜两味居然毫不违和地共存,喝一口,舌尖上跃动的是一股馥郁清爽,一种柔和甜酸。如我般酒量尚浅的人,一遇上便难以拒绝,我喜欢这清甜的梅香,喜欢这褪去辛辣的酒香,也喜欢微醺的感觉,仿佛此刻喝的,是饱含夏日的阳光雨露,是来自大自然的精华。

青梅泡酒并不复杂,易学易操作。入夏后,各地青梅上市,不同地方的青梅泡酒应该会有口感上的细微差异,我喜欢用从潮汕快递来的青梅泡酒。

潮汕地区光照充足,背靠高山面朝大海,青梅个大肉厚,酸且多汁,粒粒脆嫩饱满。青梅到手,先用盐水浸泡,以去涩味,然后细心去掉果蒂,置阴凉处晾干,再放入清洗消毒过的玻璃瓶,一层青梅一层冰糖,过半后注入高粱酒,密封。可别心急喝,在等待的时间里观察酒的变化也是一种享受,青梅浮浮沉沉,酒色由浅入深,酒与青梅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相互接受。浸泡时间不同,酒的口感是不一样的。只泡三四个月的酒入口不纯,尚留涩味,我会等来年,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沉淀,青梅因酒的浸泡褪去青涩,酒因青梅释放的酸脆变得回味悠长,等待成就了青梅酒,酒色如茶色般澄澈通透。

启瓶喝酒,我会选一天气甚好、心情甚好的日子,约上三五知己,备上一桌好菜。“盛夏白瓷青梅酒,碎冰碰壁回味悠。”白瓷杯斟满杯琥珀色的青梅酒,未喝先闻,便有几分醉意,轻抿一口,柔甜微酸,这种酸,酸得别致,酸得明亮!酒的香醇盈满口腔,在与朋友的笑谈间,一口一口,不觉间便至微醺,这气氛刚好,这愉悦刚好,这酒香纯粹,这梅香也纯粹。夏天的调皮和热烈就是如此,理应如此。

“月到阶前梅子树”,我无小院可抬头见月,亦无梅子树,但我有青梅酒,这是自然予人的精品。与三五知己同饮,清欢与共;偶尔独酌一杯,自成悠然。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返程将至,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11742人浏览   2025-05-04
原创 9813人浏览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