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汉良||又见燕子(在场/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6-29

又见燕子

“啪!”几滴稀泥一样的东西落在我前面的地板上。

“咦?”我没来得及看是什么东西,转过头看几个在走廊站着的学生。

他们天真的脸上闪过一丝狡黠。其中一个学生指了指地下:“老师,你看看就知道罪魁祸首啦!”确实,此刻我的脸有些发烫,因为地上是一滩鸟屎。

“老师,你看!”几个孩子又指了指走廊天花板,一窝燕子!我笑了,原来燕子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它们来了。

“燕子来了很长时间啦,老师。”

对啊,我为什么不知道呢?这燕子就在我日日经过的走廊之上,就在我天天上课的教室之旁!是我的耳朵被抖音、快手充斥,而对眼前的美好视而不见吗?我已经错过了燕子衔泥搭窝,就不应再错过小燕的出生,一家人的幸福呢喃。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燕子了,那些欢叫着的飞翔着的捉着虫子的小燕子,那些穿着花衣隐在童谣里的小燕子,那些“自来自去堂上燕”躲进学生书声琅琅里了。自古人燕同居,王谢堂前有燕子,寻常百姓亦有燕子,可是我来中山二十余年,住在现代化钢筋水泥屋顶悬空,无梁的楼房里,连门窗都不开,去哪见到燕子的踪迹。

燕子在我的记忆里是那样的鲜活。小时候在老家乡下,几家共住在一套两进的青砖灰瓦的房子里,院子里有一个天井,屋内墙壁都是木质结构,外墙飞檐翘角。人多,空间窄,但其乐融融。更令人欣喜的是,年年都有前来落户的几家燕子。

当野花开得漫山遍野的时候,我就在盼望燕子了,父亲说桃花开时,燕子就回来了,后来我读到“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时,很快就明白诗句的含义。

燕子还没回时,父亲就指挥几个小孩,爬上高高的木梯把旧燕窝下的木板拿下来清洗,但不准动燕子窝,这是几家大人反复叮嘱的。“燕子不落忧愁家”,大人们都坚信,有燕子居家会给家里带来好运。

燕子窝搭在木质墙壁上,呈漏斗样,开口向上,所以它们拉便便时直接站在窝的边缘,屁股向外直排,挡板并不能接住全部的便便,地上经常留下污渍,虽有怨言却依然喜欢这些可爱的精灵。

大人说,燕子来家一年,如果得到了善待,它们会年年来,所以年年春天来家的燕子,都是旧时相识。它们一回来,就开始忙忙碌碌,两窝燕子,两窝家庭,四只大燕子来来回回,一口一口的从田野里衔回湿润的土壤、枯草为旧窝加固,它们在田野与家之间穿梭,丝毫不影响我们,人燕互不打扰,相安无事。

不久,小燕子出生了。天还没亮,燕子一家便快快乐乐开起了晨会,小院里除了人声,又加上了燕语,在下雨天,更会听到它们亲亲热热的呢喃。看燕子低飞觅食,看燕妈妈投喂小燕子成了我童年的日常。

我今天终于再次见到燕子!燕语呢喃,燕舞晴空又来到我的生活之中,它们快乐地生活在教室边,与学生们一起共享快乐祥和。而我,也因燕子的到来,不仅重温了一次快乐的童年,更提醒我要重启亲近自然的脚步,与学生一起走出书本:“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怎么回事, 因为身边就有最好的教材。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