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中山两大文博场馆揽客70万人次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高倩荷 通讯员 郑卉欣 罗小曼 发布:2025-09-01

9月1日,记者从中山市两大地标文博场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市博物馆获悉,暑假期间,两大场馆围绕“思政教育”与“文化惠民”双轮驱动,推出一系列特色展览与社教活动,吸引超70万人次市民游客参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暑期文化体验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热门打卡地”,用鲜活历史与多元活动为市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历史文化盛宴。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通讯员提供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打造湾区“大思政课”样板

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于8月推出的“沐伟人之风 立报国之志”社教活动月反响热烈,将历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育鲜活素材,深挖孙中山文化资源的当代教育价值,构建起“馆校社协同、多维联动”的教育生态。 

红色小讲解员夏令营活动。通讯员提供

在此基础上,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以“项目制+导师制”创新活动载体,推出八大类特色社教项目20余场次,吸引近2000名青年学者、市民参与。另外,第九届孙中山研究青年研习营深化学术交流,“AI观展探索”活动用科技赋能展览体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与红色小讲解员夏令营,则让青少年在互动中深化历史认知。同期,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天下为公·两岸行”粤台优秀青年学子修行活动等50余项主题研学活动集中落地,2246名港澳台地区大中小学生通过实地探访,感受伟人精神与中华文化魅力。

“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说课评课活动。通讯员提供

原创展览同样成为暑期“文化亮点”。7推出的“从医人到医国——孙中山与粤港澳文物展”,汇聚三地珍贵文物文献与历史图片,回顾孙中山在粤港澳的成长轨迹与革命实践,吸引40293人次参观;8月开展的“精诚无间 笃爱有——孙中山、宋庆龄结婚110周年纪念展”,以夫妻二人的感情故事与革命贡献为核心,接待观众28321人次。两展均同步上线微信公众号线上版本,实现“足不出户指尖观展”,进一步扩大文化传播覆盖面。据统计,今年7—8月,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累计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成为群众感受历史温度、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

 中山市博物馆:多元活动解锁暑期文化新体验 

为满足暑期期间市民旺盛的文化需求,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在今年7—8月实行延时开放服务,以“展览+活动+志愿讲解”三维发力,累计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提供免费讲解548场,用贴心服务与丰富内容赢得市民游客广泛好评。 

7—8月,中山市博物馆(含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提供免费讲解548场。通讯员提供

市博物馆打出“固定展览+临时特展”组合拳,为游客带来多层次文化体验。除“风起伶仃洋——中山历史陈列”“沧海之阔——中山华侨历史陈列”“香山商业历史文化陈列”等常设展览持续吸引观众外。三大临时展览更打造暑期“爆款”:“抗战记忆——侨批中的家国情怀”展览通过侨批文献还原抗战时期的家国故事;“云帆稳过伶仃洋——‘南海Ⅰ号’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展现宋代海洋文明盛况;“扬威中外 震古今——虎门销烟精神展”传递爱国精神,三大展览凭借独特主题与丰富展品,成为大湾区游客暑期观展的热门选择。

14项社教活动、40余场线上线下场次、超1万人次参与——中山市博物馆以“好玩、有料、接地气”的活动策划,让暑期文化生活“热”起来。其中,“中山市博物馆2025年暑期红领巾志愿讲解服务”联合南区街道共建学校开展70余场,青少年讲解员用“青春之声”讲述历史,为游客带来别样参观体验;“画说博物——荷花写生”“拓墨生花——拓印体验”“钿作七夕——古法螺钿饰品制作”等活动,让市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纸越烽火 声传山海——侨批识读”“抗战侨批文化内涵讲座”则深化历史认知,“一分钟‘趣’挑战”知识竞赛、世界遗产拼图、商业博物馆打卡集章等活动,更以互动形式提升参与感,让文化体验更具趣味性。 

青少年讲解员用“青春之声”讲述历史。通讯员供图

据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学期已至,市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与展览资源,创新馆校合作模式,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少年重温烽火岁月、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


编辑  何淼  二审  朱晖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