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法院高效调解,助异地商户追回173万元货款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付陈陈 通讯员 吴娟欢 发布:2025-07-03

一面承载感激之情的锦旗,近日送至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吴绪源、陈炳红与调解员冯英手中。此前,在宁波创业的中山籍文某夫妇,成功通过该院调解,追回被西区商户拖欠已久的173万元布料货款。

时间回溯至2024年5月2日,原告文某与被告刘某某签订《购销合同》,约定被告采购3200匹布料,总货款276万元,收货次月结清。截至当年11月30日,原告已交付价值173万元布料,但被告经多次催促仍未付款。今年3月底,文某夫妇无奈从宁波远赴中山起诉,为防止被告转移财产,递交诉状后便在被告仓库外持续 “蹲守”。

案件受理后,法院迅速指派调解员冯英开展工作。虽初期被告口头同意以部分库存货物抵偿,但原告提货时现场却 “人去楼空”,仅见工人留守,调解陷入僵局。

关键时刻,吴绪源庭长与陈炳红法官介入,将双方召集至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室。法官以《购销合同》原件、货物签收单、银行转账流水等完整证据链,清晰呈现交易事实与欠款金额,令被告无可辩驳;同时从法律风险与商业信用层面,阐明拒不履行债务将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企业融资、招投标及法定代表人权益等严重后果。

针对双方困境,法官提出“货物抵偿+分期还款”的创新方案:被告以仓库内价值25万元未裁剪布料、55万元成衣先行抵偿,剩 92万余元货款分期支付,且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若被告违约,原告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

最终,被告接受方案,双方签订《货物抵偿清单》,明确剩余货款分期计划,法院当场完成司法确认。这场兼具法理与情理的调解,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平衡双方利益。原、被告均对结果表示满意,文某夫妇更是以锦旗致谢法院专业高效的调解工作。


编辑  付陈陈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3606人浏览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