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运动后全身肌肉酸痛持续两天!原来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琳 刘赵娜 发布:2024-09-26

28岁的小梁,近日因全身肌肉酸痛持续两天而紧急就医,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据了解,今年以来,市中医院肾病科·风湿科已经接诊9例横纹肌溶解患者,该科副主任庞捷提醒,高强度运动时一定要悠着点。

发病前小梁曾进行剧烈运动。进入市中医院肾病科·风湿科就诊时,他虽神志清醒,但肌肉酸痛显著,且小便呈现茶色。医生迅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以清热利湿为主,西医则进行补液等对症治疗。同时,医生还叮嘱他避免风寒、调节情绪、保持饮食畅通。经过治疗,小梁的病情迅速好转,上肢和胸背部的肌肉酸痛明显减轻,至出院时全身肌肉已无明显酸痛,活动自如。

庞捷提醒,剧烈运动后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若出现肌肉酸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庞捷介绍,横纹肌溶解症,并不是真的肌肉溶解了,简而言之,是指横纹肌细胞受损,肌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释放入血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这些“内容物”的释放可能会对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引发急性肾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据了解,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常见原因包括剧烈运动,尤其是平时缺乏锻炼,突然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如马拉松、健身过度等。其次是肌肉挤压伤、药物与毒物、感染与炎症等都可导致该病发生。

横纹肌溶解的症状表现为肌肉疼痛,常出现在受累肌肉,疼痛程度剧烈,甚至难以忍受;肌肉无力,表现为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尿液异常,尿液颜色可能变成茶色、酱油色,这是由于肌红蛋白进入尿液所致;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如何预防横纹肌溶解症?庞捷提醒,平时要合理运动,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避免长时间压迫肌肉,在特殊情况下,如长时间被困,要注意定时活动肢体,避免肌肉受压。谨慎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尤其是可能影响肌肉的药物。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预防感染。发现以上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向才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